朝鮮詩人。生於忠清北道鎮川郡一個貧農傢庭。受叔父趙明熙的影響,自幼愛好文學。1930年在漢城大學求學時開始發表作品。最初是寫小說,不久就轉向詩歌創作。30年代出版詩集《鄉愁》、《地熱》等,主要抒發亡國的悲憤和愛國情感。1945年日本投降後,在韓國從事地下革命鬥爭,並繼續創作詩歌。1949年6月來到平壤,寫瞭大量歌頌社會主義祖國和反映朝鮮人民進行工農業建設的詩篇,有詩集《碧巖詩選》出版。詩作《美好的昌城》和《碧潼溝新話》描繪瞭工業建設和農村的新面貌。解放後曾曾任平壤文學大學校長、《朝鮮文學》主編、朝鮮作傢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