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王朝一世時期作傢。原名宏。生卒年不詳。吞武裏王朝(1767~1782)時期曾任烏泰府關長,獲鑾梭拉威七爵士。1782年吞武裏王朝發生動亂時,他與汶納、班湄拉和帕耶訕等軍官率兵包圍王宮,協助昭披耶劄格裏推翻吞武裏王朝,建立曼谷王朝。昭披耶劄格裏登基後,他被封為披耶披博哥沙,後又晉升為昭披耶帕康。他對泰國文學的最大貢獻是把中國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移植到泰國,成瞭泰國傢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一部作品。這是在泰國出現的第一部散文體小說,對泰國的文學,特別是小小說創作產生瞭重大影響。經他審定的譯文,語句洗練、精確、生動、優美,獨具一格,被稱為“三國”文體。其他較著名的作品有故事《拉差蒂叻》,是與披耶因他拉阿克叻、帕披隆叻沙湄和帕西蒲利比差等三人根據孟族史書《羅阇提烈》的原著改寫的,書中宣揚忠君報國思想。詩歌有長詩《加姬》、《西威猜差德》、《大世賦》中的《智慧》篇、《王冠明珠賦》和描述宮廷典禮的史詩《碧潘出征》等。此外,他還將爪哇民間故事《伊瑙》改寫成“禪”體詩《伊瑙堪禪》,並參加《大世賦》的補寫工作,撰寫瞭其中的《古曼》和《墨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