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原惟人

  日本文藝理論傢。生於東京一知識份子傢庭,1920至1923年在東京外國語學校俄語科學習,1925年作為《都新聞》的特派員去蘇聯。1926年回國,投身於無產階級文藝運動,參加日本無產階級文藝聯盟(普羅藝),以發表文藝評論論與翻譯作品引起人們註意。同年,普羅藝分化時,加入新建立的工農藝術傢聯盟(勞藝)。隨後為反對山川均的取消主義,參加瞭1927年前衛藝術傢同盟的建立活動。1928年在建立全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納普)的活動中,成為最重要的文藝理論傢。1929年加入日本共產黨,繼續從事文藝評論活動。1930年赴蘇參加工會國際會議,次年回國。作為日本共產黨的文化方面負責人,曾倡導革命文藝界的大聯合,改組納普,建立日本無產階級文化聯盟(考普),推行藝術“小組”活動和文藝的“佈爾什維克化”。1932年被捕,1940年因病保釋出獄。1927至1932年間發表不少理論性文章。這些文章在他被捕後,由山田清三郎編輯為《藝術論》一卷於1932年出版。其基本觀點可歸納如下:①在組織上提倡革命文藝團體大聯合,建立革命文藝的統一組織;②提倡“黨的文學”,主張藝術傢要“成為真正佈爾什維克的共產主義藝術傢”,“必須把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當前面臨的任務當作自己藝術活動的任務”,“創造革命的無產階級藝術”;③作為一個共產主義作傢,“不能采用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需要完全脫離的題材”,而提倡“主題的積極性”。他認為“必須用無產階級先鋒的‘眼睛’觀察世界,描寫世界”。在創作方法上,提出“無產階級現實主義”,後改為“辯證唯物論的創作方法”。

  藏原惟人戰後參與重建日共的活動。1945年被選為日共中央候補委員,擔任過中央委員會文化部長。1958年被選為日共政治局委員。他還同宮本百合子等人建立“新日本文學會”,領導並開展“民主主義文學”運動。後率領黨員作傢脫離“新日本文學會”,建立“民主主義文學同盟”,繼續進行民主主義文學活動。在此期間,發表不少評論,提倡革命的現實主義文學。後期出版《藏原惟人文藝評論集》(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