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又名潮州戲、潮音戲,用潮州方言演唱,流佈於廣東東部、福建南部、臺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各國。潮劇歷史悠久,據現在尚存的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和稍後刊刻的《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其中附有潮劇特有劇碼《蘇六娘》劇本),可知潮劇在明代中葉以前已經形成。又據1975年潮安縣出土宣德七年(1432)的《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和1958年揭陽縣出土的嘉靖年間手抄本南戲《蔡伯喈》,不僅體裁結構、曲牌名目、腳色行當與潮劇劇《荔》、《金》、《蘇》戲文基本相同,而且其中已有“癡歌”、“乜”等當地土語,可見早期的潮劇與南戲有歷史淵源關系,是逐漸地方化瞭的南戲。明、清兩代弋陽腔、昆山腔、西秦戲、外江戲相繼流入潮州,潮劇兼收弋、昆、梆、簧和當地民間音樂、說唱、歌舞,唱腔、表演都更加豐富多采。

  潮劇傳統劇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來自南戲、傳奇,如《琵琶記》、《荊釵記》、《拜月亭記》、《白兔記》、《珍珠記》、《蕉帕記》、《漁傢樂》、《躍鯉記》等,至今有《掃窗會》、《蘆林會》、《井邊會》、《鬧釵》、《刺梁冀》、《奏皇門》等單出上演;一類取材於當地傳說或時事,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龍井渡頭》、《柴房會》等,清代末年上演過《林則徐》和時裝新戲《女英雄記》(又名《印度尋親記》)等。192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立潮音梨園工會,1931年在大南山革命根據地曾組織赤花劇社,上演過《平江潮》。

  潮劇唱腔是曲牌聯套體和板式變化體兩種體制,以輕柔抒情見長,至今尚保留一唱眾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形式。樂調分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五調,反線調和輕三重六調等,並保留“二四譜”的記譜法。板式唱腔變化靈活,一曲可有頭板、二板、三板、拷拍、采花等不同變奏。伴奏音樂吸收瞭民間大鑼鼓樂、笛套鑼鼓樂、廟堂音樂、民歌小調等。潮劇的行當,現分為10類醜、7類旦、5類生、3類凈。醜、旦表演較有特色。醜細分為項衫醜、官袍醜、踢鞋醜、裘頭醜、傮衣醜、長衫醜、武醜、老醜、小醜、女醜等10類,擅長運用扇子等道具和模仿草猴等動物及皮影、木偶的表演。旦細分為烏衫、藍衫、烏毛、白毛、武旦、衫裙和彩羅衣等7類。服裝多用潮繡。

  潮劇班社甚多,據光緒二十八年(1902)《嶺東日報》記載:“時潮音凡二百餘班”。1940年前後有正順、三正、源正、怡梨、王梨、賽寶6大名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收集的1200多個傳統劇目中整理瞭《荔鏡記》、《續荔鏡記》、《蘇六娘》、《告親夫》等上演劇目,新編瞭歷史劇《辭郎洲》,創作改編瞭《江姐》、《濱海風潮》、《彭湃》等現代戲。1956年成立廣東潮劇團,1958年擴大組成廣東潮劇院。現國內有專業劇團23個。名演員有謝大目、姚璇秋、洪妙等。1960、1979、1980年曾先後三次組成中國廣東潮劇團到柬埔寨、泰國、新加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