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傢。1898年4月23日生於基爾的一個軍官傢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負傷被俄軍俘虜,送往西伯利亞。在蘇聯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高爾察克白匪部隊,與紅軍作戰。1921年返回德國。希特勒攫取政權後,成瞭法西斯分子。西班牙內戰時,站在佛朗哥一邊,同西班牙共和政府和國際縱隊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納粹戰地記者。20年代開始寫作,一貫帶有強烈的沙文主義、復仇主義和反共色彩。三部曲《德意志的受難》包括《鐵絲網後的軍隊》(1929)、《白紅之間》(1930)、《我們呼呼喚德國》(1932),發泄瞭作者對俄國十月革命的仇恨,充滿瞭反佈爾什維克的情緒。從30年代到60年代著有長篇小說、傳記多部,都以反共為主題,如頌揚德國反革命武裝活動的長篇小說《最後的騎兵》(1935),描寫反佈爾什維克武裝叛亂的《他們尋找自由》(1952)以及記述與法西斯德國頭目的談話的《十二次談話》(1933~194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