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曲種。流行於中國西南各省。車燈的前身為民間流行的車車燈,又叫車麼妹。最早是一種有領唱有幫腔的農歌形式,以後發展為走唱。由一人扮車麼妹坐於彩船之中,另一人手執彩扇,於彩船前後且唱且舞,每唱一句,由周圍持燈群眾幫腔,頗似北方的跑旱船。演唱時隻有鑼鼓伴奏,唱詞多為即興編唱的祝賀詞句,腔調簡單。每逢年節、廟會,都有群眾扮演的車車燈在街頭演唱,並無專業藝人。1953年,經藝人唐興林改革,廢棄街頭表演的彩船,搬上舞臺,成為專業化的曲藝形式。演唱時,由一二人或數人,,兩手各執“四頁板”自打拍節,亦舞亦唱。並將原有車車燈唱腔整理成適於敘述故事、樸素明快的車燈調;幫腔襯句的調子,可根據唱詞內容而靈活運用。除鑼鼓等打擊樂器外,還增加瞭二胡、月琴等樂器伴奏。車燈唱詞是以七字句為基礎,可以加襯字嵌字,上下句都要押韻。目前唱詞已由過去的簡單祝賀詞改為有人物、有故事內容的唱段。新創作的曲目有《懶漢和雞蛋》、《激浪丹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