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詩人。生於貝爾梅特附近的弗拉舍裏村,從小學會土耳其語、阿拉伯語、波斯語,並開始用波斯語寫詩。19歲進入佐西梅阿的希臘語中學,廣泛地接觸瞭歐洲文化和科學,嚮往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871年中學畢業後去伊斯坦佈爾,不久又返回亞尼納。這時期他寫瞭重要的詩篇《幻想》(1885)。1874至1877年,先後在培拉特農業稅務所和薩蘭達海關任職。1878年,同愛國組織普裏茲倫同盟建立瞭聯繫,並積極參加愛國活動。這時期他開始用阿爾巴尼亞語寫詩,1881年年寫的詩歌《阿爾巴尼亞》,在人民群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普裡茲倫同盟被解散後,他離開亞尼納,移居伊斯坦佈爾,從事教育工作,繼續創作詩歌。1886年發表瞭著名長詩《畜群和大地》。在此期間他還寫瞭抒情詩《阿爾巴尼亞人的真正願望》。1890至1895年是他創作活動最旺盛的5年,著名的作品有組詩《夏天的花朵》(1890)和敘事長詩《斯坎德培的一生》(1898)。1895年以後他的健康狀況愈來愈壞,1900年病逝於伊斯坦佈爾。他一生的創作活動和他的全部作品中貫穿著愛國主義感情。《畜群和大地》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描繪畜牧勞動的圖畫,後半部展示瞭農田勞作的場景。詩人歌頌瞭祖國,贊美瞭祖國的自然風光。《夏天的花朵》是由25首短詩組成的抒情詩集,描繪瞭祖國的自然景色,預言阿爾巴尼亞一定會獲得解放。在長達11,500行的長詩《斯坎德培的一生》裡,他塑造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形象,再現瞭阿爾巴尼亞人民抗擊外敵壓迫和不畏強暴的精神。

  弗拉舍裡是阿爾巴尼亞新文學的奠基者,又是詩歌形式的革新者。他成功地運用瞭西歐詩歌中的詩行和詩段。他的作品詞匯豐富,從民間語言中吸取瞭營養,熟練地運用比喻、對比等藝術手法,使作品優美、生動,富有民族特色,對後來的作傢產生瞭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