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報紙副刊、文學季刊。專門刊登研究中國古典文學論著。中國作傢協會古典文學部於1954年3月1日,在北京《光明日報》第3版創辦《文學遺產》專刊,陳翔鶴主編。初為雙週刊,1954年7月起改為週刊。1956年轉由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主要對象為中國古代文學工作者和愛好者。發表有學術創見的評論文章,探討文學史規律的論文。提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研究、評介中國古代文學遺產。1963年6月出至463期停刊。1964年6月復刊,改由《光明日報》社編輯,,餘冠英主編。復刊後,即由464期起,增加瞭研究外國文學遺產方面的內容。至1966年6月,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共出556期。1980年初,有同名學術性季刊問世。這是在《光明日報》專刊停刊14年尚未復刊的情況下,以雜志形式出版的。季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輯,餘冠英主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2年10月,《光明日報》又將專刊恢復,由該報文藝部編輯。從此,同名專刊與季刊並存,均為專門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的學術園地。《文學遺產》編輯部曾於1955至1959年,編有《〈文學遺產〉選集》3本,其文章選自專刊1至270期。並從1955年起,該編輯部還陸續編輯出版不定期的《〈文學遺產〉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