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中期楚國墓葬隨葬雕刻。1957、1958年先後在河南省信陽縣長臺關發掘,共有大墓兩座,分別編號為長臺關1、2號墓。兩墓發現的隨葬雕刻作品均為木雕,大部施加漆繪,主要有:①木俑,有立俑與跽坐俑兩種。立俑發現於1號墓後中室,有男、女俑各兩件,著袍服,大袖而袖口緊窄,黑靴,發束於腦後,面部塗朱。2號墓所出彩繪木俑,衣服上繪錦繡紋飾及佩玉,有助於具體瞭解古代服飾制度及佩玉形式。1號墓所出跽坐俑,頭部五官及身軀各部分比例關係,都比較準確。②漆繪鎮墓獸,兩墓均均有,形體相同而紋飾各異。鎮墓獸為驅鬼辟邪的神異動物,形象恐怖,頭大,有鹿角1對,雙目圓睜,前爪攫蛇含於口中,舌伸出垂於胸前,舌與目均作赤色,周身褐色,雕、繪出鱗甲或雲紋,背部浮雕雲紋圖案。③漆繪木雕雙鳳鼓架,出於2號墓。長頸,昂首,有角,張口含珠,微振雙翼,尾部相接,爪部接於連尾雙伏獸,鳳與獸座均漆繪羽紋及雲紋。④漆繪伏虎鼓架,出於1號墓,作雙虎相背伏臥狀,黑漆朱繪鱗紋、雲紋。此外,尚有雙鹿角形漆繪木器等。長臺關兩墓所出漆繪木雕鎮墓獸及鳳、虎鼓架,紋飾精美,但木胎厚重,雕刻粗獷,表現瞭漆繪木雕的早期特點。

木立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