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電影導演。1929年1月29日生於羅馬,1982年卒於該城。畢業於羅馬大學文學系。他以《團結報》電影評論員的身份而開始電影生涯,並曾與C.柴伐蒂尼、G.德·桑蒂斯合作編寫電影劇本。德·桑蒂斯的著名影片《羅馬11時》(1952)的劇本就是根據他的調查材料,在他參與下編寫而成的。佩特裏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七個農民》(1959)是一部紀錄片。接著,他導演瞭反映道德問題的故事片《羅馬的謀殺女人的兇手》(1961),並把作傢L.馬斯特洛納迪的中篇小說改編成影片《《維查瓦諾的教師》(1963),影片嘲笑瞭意大利60年代出現的“經濟奇跡”的欺騙性和某些倒黴的外省生意人。《第十個犧牲者》(1965)一片的情節發生在未來的意大利,它諷刺瞭意大利資產階級的道德風尚。

  60年代後半期到70年代,佩特裡在創作上日趨成熟,並獲得瞭豐碩的成果。他拍攝的一些政治影片在國際上的成功,給他帶來瞭世界聲譽。《各取應得》(1967,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標志著他的創作的成熟,影片揭露瞭西西裡黑手黨的犯罪活動和它與教權集團的暗中勾結。《對一個絕對無可懷疑的公民的調查》(1970)抨擊意大利執法當局包庇真正的罪犯,殘害無辜者的罪惡行徑,該片獲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和國際影評聯合會獎,1970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工人階級上天堂》(1971,次年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描寫一個普通工人在極“左”路線與意共路線鬥爭中的遭遇和徬徨,影片以諷刺的調子描繪瞭那些高喊“革命”,實際則膽小如鼠的“造反者”。《不擇手段》(1976)深入揭露瞭意大利統治集團、教權主義集團和黑社會相互勾結又相互殘殺的恐怖活動。他的最後一部影片是《好消息》(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