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造型藝術角度研究生物結構的學科。又稱藝術解剖學造型解剖學。藝用解剖學主要研究人體解剖,著重外部結構以及內部結構顯露在外部的部分(如在血液循環系統中,隻關註顯露在體表的靜脈),並且研究人體根據姿態、情感、運動而形成的變化。

圖1 《人人體肌肉與骨骼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藝用解剖學與體質解剖學(又稱醫用解剖學)有3個方面的不同:①研究的對象不同。體質解剖學註重特殊個體的全部結構;藝用解剖學註重正常人體的比例、體積和外部結構。②研究方法不同。體質解剖學主要進行屍體解剖和生理分析;而藝用解剖學除瞭屍體解剖之外,還註意活體觀察。③研究目的不同。體質解剖學最終要解釋各種結構的生理功能;而藝用解剖學最終要揭示人體的外形變化規律。更為重要的是,藝用解剖學不僅說明人體物質結構對外形的影響,而且說明人的情緒、情感、心理境況、修養和靈魂等在人體上的反映。藝用解剖學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而是一種文化體質社會學。因此,藝用解剖學不可能完全用解剖學詞匯來描述,它要求直接研究和感受真實的生命變動和特殊情境(喜、怒、哀、樂、愛、憎等)。

圖2 達·芬奇:《男人頭和肩的研究》

  古代藝術傢在創作過程中呈示瞭傑出的藝用解剖學知識,尤其是希臘藝術傢,極可能直接從事過解剖工作。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傢自覺地應用解剖知識,其中達·芬奇研究解剖達40年,親手解剖瞭30餘具不同年齡的男女屍體,繪制瞭精確的解剖圖。他一方面研究人體器官的構造和年齡特征、性別和比例差異,為體質解剖學的發展作出瞭貢獻;另一方面詳細研究瞭人體內部結構在外形上的表現、表情、動態的變化規律。其他著名畫傢如米開朗琪羅也從事過多年的解剖實習,對人在強烈情感沖突和劇烈運動中的人體外形變化規律有透徹的把握。拉斐爾、A.丟勒以及稍後的P.P.魯本斯、W.荷加斯等都對解剖學作過深入的研究,由他們開創的解剖學傳統為後世許多藝術傢繼承發展,逐步形成專門的藝術技法學科——藝用解剖學。

  中國近代自有瞭正規美術院校以來,課程中也開始註重傳授人體結構知識,開設藝用解剖學作為美術專業的必修科目。較有影響的藝術解剖學著作和教材有畫傢薑丹書的《藝用解剖學》(1930)、《藝用解剖三十八講》(1958),陳之佛的《藝用人體解剖學》(開明書店,1935),黃覺寺的《素描述要》(1935),李景凱編譯的《藝術解剖學》(1953),文金揚的《藝用人體解剖學》(1956)和陳聿強編著的《藝用人體結構運動學》(1984)等。其中,薑丹書文金揚從事人體解剖學研究和教學30多年,他們根據多年畫人體和研究人體的解剖心得,總結出一套藝用解剖學的教學方法,在提高中國美術技法教學和普及藝術解剖學方法方面,作出瞭可貴的努力。

  中國的藝用解剖學在研究人的精神活動與人體外形的關系方面尚未展開。中國傳統的“相面”、“骨法”等對於人的精神活動和生理活動的總結也待揚棄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