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業創作和專業表演為特徵的舞蹈作品。藝術舞蹈的語彙豐富、技術難度高、表現力強,作品內容和主題是舞蹈傢對現實生活的感悟,也是舞蹈傢內心情感和審美價值取向的反映,具有審美、娛樂以及認識社會、教化大眾的功能。

  按規模一般分為小型舞蹈作品和大型舞蹈作品兩類。前者包括以獨立作品形態出現的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後者既包括傳統的獨幕舞劇、多幕舞劇,也包括在當代國際舞臺上多種形態的大型主題舞蹈,如歐美的“舞蹈劇場”、無場次的現現代舞劇、超越舞臺空間的各種室外大型舞蹈,以及在中國獲得長足發展的舞蹈詩。從藝術形象構成的角度又可以分為抒情性藝術舞蹈和敘事性藝術舞蹈。抒情性舞蹈的主要特征是采取高度概括的藝術手法,以濃縮洗練的舞蹈形象,集中刻畫類型化的人類感情或特殊的情緒狀態。如《紅綢舞》表現的是喜慶、熱烈的情感,《天鵝之死》表達的是對生命的眷戀。由於這類舞蹈作品以情感表現為創作的最高任務,並不強調對生活事件的模仿和再現,因此在中國也被稱為“情緒舞”。抒情性舞蹈作品有時也在作品的結構中安排一定的敘事性、模仿性的藝術細節,如在《天鵝之死》中舞者用優美的手臂動作模仿天鵝生命垂危時翅膀的痙攣抖動。敘事性舞蹈的主要特征是在一定的情節因素主導下,通過特殊的戲劇沖突,集中刻畫和塑造人物形象或擬人化自然形象,更現實地反映生活。敘事性因素的充分擴展是舞劇的基礎。一個生動而簡約的故事、性格突出的主角和優美感人的舞蹈,是構成敘事性舞劇的關鍵因素。

  作品中的文學主導作用以及舞蹈音樂、舞臺佈景、舞臺燈光、舞蹈服飾的設計都對藝術舞蹈作品的最終效果有巨大影響。藝術舞蹈是舞蹈編導藝術傢、表演藝術傢和其他舞臺藝術創作者共同營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