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實踐中藝術主體對藝術客觀的態度及體驗。情感不同於認識,它是對主體與物件之間某種關係的反映。決定情感性質的現實條件是客觀事物對於人的利害關係。客觀事物予人有利,會引起肯定的情感體驗,如滿意、喜悅;客觀事物予人有害,則會引起否定的情感體驗,如痛苦、恐懼和仇恨。隨著主體的主場、觀點、需要、願望等主觀條件的不同,具體的情感也有所不同。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審美物件的情感態度也不甚相同。

  藝術情感比日常情感有更豐富、更深刻的社社會內容,是一種精神性、社會性的高級情感類型。它更多地積淀著社會生活意蘊,包含更多主體對審美對象的社會性的評價。藝術情感從狹隘的個人直接功利中升華出來,達到對於社會功利的把握。因此,它不僅比日常情感更豐富,而且在內容上也比日常情感更深刻。人們在感受藝術作品時所產生的種種情感體驗,總是與作品所描述的事件的社會內容聯系在一起,這種社會內容與欣賞者並無直接的利害關系,欣賞者依據社會性的道德與審美評價而形成肯定或否定的態度,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藝術情感是經過整理、認識、控制的一種理性化的情感。藝術活動中的情感不是一種盲目的情感沖動,不是隨意的情感宣泄,而是要符合藝術表現的審美要求。藝術傢一方面滿懷情感進行創作;另一方面又對情感進行認識、加工。他不像一般人那樣將情感一吐為快,進行自然表現,而是要對自己體驗到的種種情感進行整理認識,探索人類情感的社會性質、意義、價值。藝術情感具有寓熱於冷的再體驗特性,不像日常情感那樣的鋒芒外露。情感太強烈的時候,不宜馬上進行藝術創作,否則會影響藝術的審美價值的完滿實現。藝術活動中的情感控制主要是情感類別控制和情感強度控制。情感類別控制指抑制、平息某種不適合創作要求的情感,而使自己處於一種與創作要求相適應的情感狀態中;情感強度控制指抑制住情感的過分沖動,使情感的強度保持在可以駕馭的范圍之內。

  藝術情感經過藝術化的處理,通過創造藝術形象來表現。藝術傢在認識、整理自己體驗到的某種情感時,總要為這種情感創造一個使其得以完美、準確表現的藝術形象,從而使欣賞者在感知這一形象的過程中體驗到相應的情感。在藝術創造過程中,情感得以藝術化的加工處理。一是將情感納入某種藝術形成系統,按特定門類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二是對情感表現進行藝術加工,運用誇張、渲染、襯托、對比、變形等諸多手法,使其更為準確、深刻、生動,獲得更突出、更明顯、更感人的表現效果。

  藝術情感在創作活動中具有重要的核心意義,它不僅是創作的動力,而且是表現的內容。在科學、勞動生產等活動中,盡管人們也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動下進行創造,但這種情感並不需要在創作成果中加以表現。在藝術創作中,情感既作為一種推動力激發著藝術傢的創作欲望,也在作品中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來,使欣賞者得到感染。從欣賞方面看,欣賞者在作品中不僅獲得某些認識,更獲得情感的體驗。以情動人正是藝術作品區別於其他人類創造物的特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