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科腰果屬的一種。常綠喬木。又稱檟如果。熱帶果樹。原產西印度群島和巴西東北部,後傳至印度和東南亞,又傳至非洲。1943年引入中國海南島,20世紀50年代後雲南和廣東西部也有種植。樹高8~12米,樹冠開張,冠幅約8米左右。單葉互生、革質,長圓形或倒卵形,全緣。雌雄同株,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黃粉紅色,雜性(有兩性花和單性花)。堅果分為兩部分:假果由花托膨大而成;真果著生在花托的頂端,腎形,果仁白色。性喜高溫,對低溫敏感,月平均溫度為15℃時生長緩慢,3~5℃℃低溫持續數天葉即凍傷。對土壤適應性強。3~4月開花,5~6月果成熟。主要用種子繁殖,優良品種可用高空壓條或嫁接繁殖。定植後二年開始結果。腰果仁約含脂肪45%,蛋白質20%,可炒食。腰果殼可榨油作高級油漆,也可作絕緣材料。未成熟果殼含毒素,對皮膚有刺激作用。莖的乳汁可作黏膠劑。肉質花托可鮮食或榨汁作飲料,味酸中帶甜,有利尿、治水腫功效。

枝頭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