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恙蟲病立克次氏體(東方立克次體)引起的一種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鼠類是主要傳染源,恙蟎為傳染媒介。

  臨床表現 潛伏期10~12日(4~21日)。急性起病,發熱,體溫迅速上升達39~40℃,呈稽留熱、弛張熱或不規則熱,伴寒戰、劇烈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失眠、眼結膜充血等,嚴重者可有聽力減退、譫妄、昏迷等神經系系統癥狀。在恙蟎叮咬處出現小丘疹,丘疹逐漸長大成水皰狀,破裂後中央壞死而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焦痂,痂皮脫落後形成潰瘍。焦痂多在身體的隱蔽處如腋窩、會陰部及腹股溝,多數隻有1個,無痛感。潰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一般無紅腫及疼痛,亦無化膿,但可有壓痛。多於病期第5~6日出現充血性斑疹,可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部分病人有肝脾腫大。

  診斷 主要依據流行季節發病、病前到過流行區,上述典型的臨床表現。外周血白細胞常減少,確診依靠變形桿菌OXk凝集反應,病期第1周後可出現陽性,第2~4周達高峰,以後開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轉為陰性。陽性效價大於1∶160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效價有4倍以上增高,即有診斷價值。亦可做血清補體結合反應以及病原體分離。應與鉤端螺旋體病、瘧疾、斑疹傷寒、傷寒等鑒別。

  防治 氯黴素及四環素族對此病有特效。滅鼠及消滅恙蟲、除雜草、消滅恙蟎孳生地、做好個人防護以防止恙蟎叮咬等均為預防本病的措施;恙蟲病疫苗正在研制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