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最重要的內分泌腺。發源於胚胎時期的外胚層,它由不同的腺細胞組成,可分泌生長素(GH)、促甲狀腺激素(TS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黑(素細胞)激素(MSH)、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7種激素

  腦垂體由兩個獨立原基在胚胎期中融合而成。胚胎發生的早期,口腔項部向上突出,形成一個“囊”,稱為顱頰囊。第三腦室底部向下也有一個突起物。這兩個突出物彼此靠近,顱頰囊脫離口腔,最後兩者融合成一個腦垂體,定位於蝶骨的蝶鞍。原來的“囊”發育為腦垂體前葉;原來與第三腦室底部相連的那個突起成為腦垂體後葉。顱頰囊的後壁轉化為中葉。中葉與後葉貼得很緊,而與前葉之間,由於有原來的囊腔,反倒有一個空隙。

  腦垂體分為前葉、後葉、中葉,根據一般機能分類,將前葉稱腺垂體,後葉稱神經垂體,從解剖關系看中葉與後葉確實貼得很緊,不易分離,可是從胚胎發生上與功能上看又屬於腺垂體;因此按腺垂體與神經垂體的分類,將中葉歸入腺垂體。後葉延伸的部分就是漏鬥柄,柄中有許多神經纖維,由下丘腦走向後葉,而前葉則呈典型的腺性結構,成為分泌多種激素的重要場所。

  垂體在種系進化方面的規律 最恒定的部分為神經垂體組織,後來出現垂體門脈。腺垂體的遠側部漸趨於發達,中葉組織(中間部)則越來越小。到鳥類與哺乳類,中葉不復存在。圓口類的垂體隻有一葉。腺垂體分為兩部分:遠側部與中間部,遠側部又可分咀區與近區兩部分。可看出,這種動物的中間部較大。①全鰓魚類垂體的特點是神經垂體彌散混雜於中間部,因此這兩部分通常合稱為神經中葉。遠側部在漏鬥下方,也分為近區與咀區兩部分。板鮑魚類的特殊之處就是還有一個腹葉,其大小不一,功能尚未闡明。這種動物已出現原始的垂體門脈系統,它的血液可能同時供應遠側部與神經中葉。②硬骨魚出現由前葉和中間葉構成的腺垂體。前葉仍可分為咀區和近區。在整個前葉已可找到哺乳類前葉所有類型的細胞。硬骨魚的神經垂體也部分地混雜於中間葉並有少量混於前葉。③肺魚的神經垂體與中葉是分開的,但仍有少量混雜現象,它沒有結節部。在前葉與中葉之間出現一裂縫。④有尾兩棲類(如蠑螈)的垂體與肺魚很相似。無尾兩棲類(如蛙)正中隆起比較發育,門脈系統很明顯。⑤爬行類經常缺乏結節部,但其中葉與前葉之間有典型的裂縫。⑥鳥類的中葉很不明顯,其後葉(神經葉)前葉由結締組織的中隔分開。神經葉高度特化,門脈血管經過結節部進入前葉。⑦哺乳類的垂體均具有典型的前葉與後葉,後葉即神經垂體,中葉也很不發達,前葉與後葉(包括不發達的中葉)之間有裂縫。自正中隆起至前葉有完整的門脈系統。

  垂體前葉的腺細胞都含有顆粒,根據顆粒的染色反應,可分為嗜色性細胞嫌色性細胞。嗜色細胞又分為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兩種。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看到嗜酸細胞含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約占腺細胞總數的37%,不過女性較男性多一些;嗜堿細胞含有小的嗜堿性的糖蛋白顆粒,約占腺細胞總數的11%,在女性垂體中較男性少。其餘的約52%都是細胞內看不見染色顆粒的嫌色細胞。50歲以上的老人,嫌色細胞比例增大。

  在腺垂體分泌的激素中,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卵泡刺激素與黃體生成素均有各自的靶腺,分別形成: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②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③下丘腦–垂體–性腺軸。腺垂體的這些激素是通過調節靶腺的活動而發揮作用的,而生長素、催乳素與促黑激素則不通過靶腺,分別直接調節個體生長、乳腺發育與泌乳、黑素細胞活動等。所以,腺垂體激素的作用極為廣泛而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