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文學傢。字道溫,一作字如晦。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1060年前後。嘗居杭州西湖菩提寺,後隱於荊州金鑾寺。他負有詩名,潛心野史,註意世務,常出入於貴官顯宦之傢。後與蘇舜欽、歐陽修、鄭獬、劉摯、張師正亦有交往。鄭獬《文瑩師詩集序》稱其詩“語雄氣逸而致思深”。劉摯《文瑩師集序》稱“文瑩喜讀書,才思清拔,博知世故,久以詩聞於人”。著有《湘山野錄》、《湘山野錄續錄》、《玉壺清話》等。《湘山野錄》於熙寧中著於荊州金鑾寺,故以“湘山”為名。此書主要記載所見所聞,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外交活動都有所記述,對統治集團的腐敗和官吏的殘暴也時有揭露。由於作者是僧人,所記多釋道、鬼怪、神異故事。此書有《津逮祕書》本、《學津討源》本、《學海類編》本。《玉壺清話》又名《玉壺野史》,撰於元豐年間,對五代後期的南方政權的興衰和宋初統一過程中的傳聞多有記載,提供瞭不少有價值的資料。此書有《知不足齋》本、《墨海金壺叢書》本、《守山閣叢書》本。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有二書合印的校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