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魏孝文帝元巨集,原名拓跋巨集,廟號高祖,在位29年。皇興五年(471)獻文帝拓跋弘傳位給五歲的太子拓跋宏,但仍過問朝政。承明元年(476)拓跋宏祖母馮太後毒死獻文帝,臨朝稱制,主持朝政,並開始推行改革。

  北魏舊制,除租調外,每戶每年納帛一匹二丈,入州庫,以充官吏俸祿。各級官吏皆於俸祿之外巧取豪奪,索求賄賂。太和八年(484),馮太後頒行俸祿制,,令每戶每年增調帛三匹,谷二斛九鬥,以充俸祿,由官府按季度發放,嚴禁祿外貪贓。按舊律,枉法貪贓滿10匹,收受饋贈滿20匹,方處死刑。新制規定,俸祿之外收受饋贈滿一匹,枉法貪贓無論多少,皆處死刑。太和九年采納給事中李安世建議,實行均田制。規定15歲以上男子受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女受露田20畝。不宜栽桑養蠶地區,男子給麻田10畝,婦女5畝。奴婢、耕牛也可受田。桑田為世業,可世襲。超過20畝,可出賣超出部分;不足20畝,可買至20畝為止。露田、麻田不得買賣,至年老或死亡時須歸還國傢。北魏原無戶籍制度,由宗主管理戶口,稱宗主督護制。豪強大族皆隱匿親屬和部曲、佃客,往往三五十傢合為一戶,逃避賦稅。太和十年,李沖建議仿漢族制度,五傢為鄰,立一鄰長,五鄰為裡,立一裡長,五裡為黨,立一黨長。三長皆選本鄉強謹者擔任,以取代宗主督護,負責校訂戶籍,征發調役(見三長制)。當時反對李沖建議者很多,馮太後力排眾議,認為立三長則蔭庇的戶口可以檢出,課調可有常準,決定實行。同時采納李沖建議,實行新的租調制,以取代九品混通制。規定一夫一婦每年交納帛一匹,粟二石,15歲以上未婚男女4人、從事耕織的奴婢8人、耕牛20頭,分別交納一夫一婦的數額,不再有戶等差別。這些制度的實行,有利於限制兼並,使部分苞蔭戶變為均田農民,改善瞭農民的處境,減輕瞭他們的負擔,增加瞭國傢的賦稅收入。

  太和十四年馮太後死,孝文帝獨攬朝政,繼續推行改革。他漢文化修養很深,十分器重出身江南高門的王肅。認為鮮卑族必須漢化才能鞏固北魏政權,進而統一南北。遂在馮太後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漢化改革。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僻處塞上,無漕運之路,不利於控制中原,鮮卑貴族雲集,形成強大的保守勢力,對漢化改革也十分不利。孝文帝遂於太和十八年遷都於東漢以來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陽,並規定遷洛鮮卑人死後皆葬洛陽邙山,不得還葬平城。遷都遭到鮮卑族人的反對,太子元恂密謀逃回平城,後又謀反,終於被廢、被殺。遷洛以後,孝文帝更多地親近中州儒士,拓跋氏宗室和代北舊人益加不滿,在平城發動叛亂,被孝文帝鎮壓。鮮卑本是遊牧民族,其俗編發左衽。孝文帝命漢族大臣李沖模仿南朝制定北魏官吏及婦女冠服規制,並頒佈實行。北魏官方語言原為鮮卑語,漢人做官,或學鮮卑語,或置“傳譯”,甚為不便。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令禁止在朝廷使用鮮卑語,以漢語為官方語言。規定鮮卑人30歲以上者,允許逐漸學習漢語;30歲以下現在朝廷任官者,一律改用漢語,違者免官。太和二十年,下令改變鮮卑姓氏,皇族拓跋氏改為元氏,其餘鮮卑復姓亦皆改為單姓。又定姓族門第,以漢族高門士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為“四姓”,次等士族為“郡姓”。鮮卑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門第同漢族“四姓”。其他鮮卑人,祖先原為部落大人、皇始(道武帝年號,始於396年)以來三世官在給事以上及品登王公者為“姓”;祖先非部落大人,而皇始以來三世官在尚書以上及品登王公者亦為“姓”。部落大人之後而官不顯者,非部落大人之後而官顯者,皆為“族”。漢族“四姓”和鮮卑“姓”、“族”皆任流內官。其餘寒門若非德才出眾隻能任流外官。孝文帝還模仿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為諸弟聘娶漢族高門之女為妃,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選拔人才時專重人望,重用漢人士族。這些改革大大推進瞭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和北魏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