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學與美學的交叉學科之一,研究文學藝術中的審美問題。通常有廣義與狹義兩種用法。廣義上,文藝美學是指研究文學與藝術中的審美問題的學科,可以包括文學美學、音樂美學、戲劇美學建築美學書法美學電影美學電視美學廣告美學等分支。狹義上,文藝美學是指研究文學中的審美問題的學科,可可以包括小說美學、詩歌美學、散文美學、劇本美學等分支。廣義的文藝美學可譯為英文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文學與藝術的美學);狹義的文藝美學可譯為英文literary aesthetics(文學的美學)。目前這兩種用法都由於各有其合理性而被采用。

  文藝美學與美學和文藝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美學通常包括兩個部分:哲學美學(一般美學)和部門美學。哲學美學,主要從形而上的角度探討美學的普遍問題,如美的本質、美的發生等問題;而部門美學則是從具體的、實用的角度探討文學、音樂、舞蹈等各種美的具體形式。文藝美學著重探討文學藝術中的審美性質、審美規律等問題,可以視為哲學美學在文學藝術中的特殊表現,同時又不像部門美學那樣細化、突出實用,它主要追問的是文學藝術的一般規律和內部特性。哲學美學終究要沉落到以文學藝術為代表的具體的審美現象中,而這正是文藝美學的邏輯起點,而文藝美學的終點恰好構成各種部門藝術美學的起點。

  文藝學是研究文學藝術的普遍問題的學科,與美學相似,文藝學也可以分為普遍的文藝基本理論和具體的文藝批評兩方面,文藝美學又位居二者之中,它是文藝基本理論在審美領域的特殊形式,又是各種文藝批評在審美上的一般規律。

  中國文藝美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為時任北京大學副教授的胡經之在1980年首倡。文藝美學力求在美學中強調藝術、在文藝學中強調審美,即尋求美學的藝術化和文藝學的美學化,把文學藝術的審美特性置於美學和文藝學的首要位置。這樣,文藝美學就有力改變瞭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學術界美學和文藝學的泛政治化與形而上研究狀況,使美學和文藝學既不再僅僅成為政治意識形態的單純傳聲筒,而是把藝術審美置放到首要位置;也不再隻是停留在形而上的思辨思考,而是投身於豐富而又具體的文學藝術現象中,讓生動的藝術審美成為美學與文藝學理論的動力。

  文藝美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自產生之日起就不斷受到質疑。隨著文藝美學研究的深化,文藝美學的學科性質、學科定位、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問題越來越引起學界關註,引發瞭許多爭論,而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文藝美學的學科性質。到目前為止,文藝美學確實並沒有形成比較穩定的術語、概念和方法論。文藝美學的研究對象也是模糊的和不確定的。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文藝美學學科呈現出一些新趨勢:①從以往的審美或美向更寬泛的與日常生活交融的審美文化領域拓展。②關註日趨活躍的大眾文化領域,如暢銷書刊、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廣告、時尚等。③涉及更豐富多樣的部門美學,如小說美學、電影美學、電視美學、音樂美學、繪畫美學、廣告美學、時尚美學等。④尋求新的跨學科研究手段,如將文藝美學與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媒介學、傳播學等串通起來研究。

  

推薦書目

 文藝美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 美學向導.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2.

 胡經之. 文藝美學.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