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科天牛亞科杉天牛屬的1種。主要分佈於中國江蘇、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為害杉和柳杉,是當前南方諸省(區)杉樹上的一種毀滅性蛀幹害蟲。

  成蟲小或中型。體長10~25毫米,體寬4.5~7毫米。扁平,頭和前胸黑色,前胸具濃密淡黃色絨毛。觸角和足黑褐色,鞘翅棕黃色,每翅中部和末端各有1個大黑斑,有時中部黑斑不接觸中縫。體腹面棕色。觸角較短,雄蟲觸角不超過體長,雌蟲僅達體長的一半。前胸背板有55個光滑瘤突,排列成梅花形。鞘翅末端圓形,基部刻點粗大,略顯皺痕,其餘翅面刻點較小。

  過去常與北方雙條杉天牛混淆,全部歸入雙條杉天牛。曾經將兩者作為同種的兩個不同亞種,現經進一步研究,確定是兩個不同的種。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雙條杉天牛體一般較小,鞘翅色澤淡黃褐,基部刻點較細,主要為害柏樹,多分佈於北方。粗鞘雙條杉天牛體一般較大,鞘翅色澤棕黃,基部刻點粗皺,主要為害杉樹,多分佈於南方。

  1年1代,少數2年1代,以成蟲或幼蟲越冬。成蟲在樹皮裂縫內產卵,幼齡幼蟲為害木質部和形成層交接處,產生扁平不規則的蟲道。老熟幼蟲蛀食常達木質部,使樹幹內形成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