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的一個類別,又稱非洲有蹄類(African ungulata)。包括長鼻目(Proboscidea)、蹄兔目(Hy-racoidea)、索齒獸目(Desmostylia)、海牛目(Si-renia)和重腳目(Embrithopoda)。其中除索齒獸目迄今隻發現於北太平洋沿岸的幾個地區(薩哈林島、北海道、加利福尼亞)外,其餘四個目都可能起源於早第三紀初期生活於北非的某一祖先類群。長鼻目的象類是人們所熟悉的,其化石類型極為多樣〔見長鼻目(化石)〕。重腳腳類隻有一個絕滅屬為代表,發現於埃及,其體型似犀,但頭部有並列的一對大角。而且在大角後面的基部又各生出一支很小的角。現代蹄兔類的生活習性和體型均似兔,其四肢的前端具小的蹄狀甲。在地史時期分佈可能較廣泛,其體型也有較大的,例如在中國上新世及更新世地層中發現的一些種類的大小可接近於犀〔見蹄兔目(化石)〕。海牛類自始新世起已完全適應於海生生活,而在體型上有很大改變。索齒獸類化石以在日本發現的較多。最先找到其牙齒時,古生物學傢均無法最終確定其分類。直到找到完整骨架後,才稍弄清這類動物的情況。索齒獸類個體較大,四肢粗壯,腳很寬大,牙齒由成對排列的垂直小柱構成。對於它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狀態有較多推測,但尚未取得一致公認。一般認為它適應於在水中或水邊生活。直到更新世末期才絕滅。

  至於次有蹄類各目之間及與其他哺乳動物目如踝節目、奇蹄目等的關系至今仍不很清楚,有待於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