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翅目的1科。舊稱蝽象。此類昆蟲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氣中揮發成臭氣,所以又有放屁蟲、臭板蟲、臭大姐等俗名。中國已知約500種。

  多數種類植食性。成蟲、若蟲將針狀口器插入嫩枝、幼莖、花果和葉片組織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緩滯,枝葉萎縮,甚至花果脫落;小部分種類是肉食性,以鱗翅目、鞘翅目的幼蟲和同翅目的成蟲與若蟲為獵捕物件。

  絕大多數種類的觸角為5節,少數種類4節。小盾片發達,多數數為三角形,緊接前胸背板後方,蓋在腹部背面,長度略過腹部的一半,但也有些種類的小盾片超過腹長的2/3,蓋住整個腹背(見圖)。

  不完全變態。卵球形、卵圓形或圓桶形,單產或數枚、十數枚或數十枚在一起,平貼在寄主枝、葉上,不少種類1次產12枚。初孵若蟲停留在卵殼附近,直到第1次蛻皮。通常5齡。第2次蛻皮以後出現翅芽,第5次蛻皮即為成蟲。

  中國常見的種類如稻黑蝽、稻褐蝽、稻綠蝽、稻小赤曼蝽,主要危害小稻;荔蝽、碩蝽、麻皮蝽、茶翅蝽,主要危害果樹;菜蝽、短角瓜蝽、細角瓜蝽,主要危害瓜、菜;另外,如蠋蝽(見彩圖)、疣蝽、厲蝽等,則以獵捕其他軟體昆蟲為食。

蠋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