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或線的空間取向疏密分佈特徵的統計分析圖件。常以點線的百分比或個數的等值線在施密特網(見等積投影網)上製作,其數量分佈因是等積投影作底網,變異不大,比較直觀,是常用的一種統計性圖件。

  等密圖的做法是,通常把一定數量(100~300個)的點或線的空間位置投在半徑為10釐米的施密特網上,然後用作底的施密特網的百分之一面積的一個小圓孔(即半徑為底網圓半徑的1/10),在施密特網上按正交方格線每移動1釐米,統計落入小圓孔的投點數數,並記錄在小圓孔中心點的底網上,即表示每百分之一單位面積上的點數。根據疏密分佈程度設定若幹個百分比等間距的等值線,勾劃成圖,用來判別數據的分佈優選方位、平均方位或分組。常用於測定組構的優選方位,如構造巖組的礦物光軸等優選方位,野外觀測線理分佈特征等。

  由於施密特網使球面小圓經投影轉變為四級橢圓,且其短徑與施密特網的徑向一致,而作圖用的統計小圓孔,既不與橢圓一致,且按正交方格移動計數,就導致每個點被統計次數不等,且因四級橢圓短徑與施密特網徑向一致而致統計密度在徑向上人為加密,這些誤差在理論上是不能被忽略的。

  為避免以施密特網作等密圖的不足,還有其他一些投影網可作等密圖的底網。如A.B.普羅寧提出,以烏爾夫網(見赤平極射投影網)作底網,按一定間隔畫出百分之一面積的小圓(半徑為8.1°),即為普羅寧統計網。中國何作霖1959年提出以10°為半徑的小圓作密度計規尺,在烏爾夫網上制作等密圖。另外,還有一些作等密圖的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