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礦物學傢、地質學傢和動物學傢。1813年2月12日生於美國紐約州尤提卡,1895年4月14日卒於康乃狄格州新港紐黑文。1833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曾任耶魯大學教授,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北美地質學會主席。1837年丹納發表瞭《《礦物學系統》,創立瞭晶面符號表示法和32種對稱型晶組的名稱,並對礦物進行瞭化學分類,對系統礦物學的發展產生瞭重大影響。1838年起4年間,任美國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海洋探險隊中的地質學傢,負責地質學及大部分動物學工作,著有4卷報告,闡述瞭珊瑚蟲、甲殼蟲和地質學問題。他認為珊瑚礁是沉陷生成的,推斷熱帶太平洋地殼有巨大下沉運動。1873年發表論文《地球冷縮的某些結果,兼論山脈起源及地球內部的性質》,根據J.霍爾的“大向斜軸”的觀點,創立瞭“地槽”一詞,指出地槽是地殼上強烈凹陷的部分,發育在大陸邊緣。丹納的工作使美國的地質學從收集資料、進行分類,發展為成熟的科學。他的主要著作還有《地質學手冊》(1862)、《地質學教程》(1864)、《珊瑚和珊瑚島》(1872)、《礦物學和巖石學手冊》(1887)和《火山特征》(189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