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解釋地殼運動起源問題的假說。1926年由中國學者李四光提出。這種假說對地殼運動問題的基本認識是:①地殼歷史上發生的幾場大的構造運動都具有全球性和定時性;②地殼運動具有一定的方式和辰向;③地殼構造運動的發生與地球自轉速度的變更有密切關係。當地球自轉加速到一定程度,則發生經向和緯向的擠壓力,由之而產生瞭經向和緯向的構造帶以及各種扭動型式的構造體系。由於地球自轉速度不斷加快,地殼大陸的矽鋁層與矽鎂層粘連不牢的部分,就會向西滑動,在大陸殼層間產生巨大的摩擦力,,就象自動剎車的車閥一樣減慢地球自轉速度,謂之大陸車閥。當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之後,又可能發生與上述情況類似,但方向相反的地殼運動。也就是說,在全球性大規模的構造運動之前,地球自轉速度應該一定時期內逐漸加快,而在大規模構造運動高峰期以後,地球自轉速度就會顯著變慢,並繼續變慢,直到它的自轉速度又重新加快。因此,地殼運動是控制地球自轉速度的自動機制,即地球自轉速度的加快,就包含著使它變慢的因素,地球自轉變慢就蘊育著使它加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