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Ge,原子序數32,原子量72.61,屬週期系ⅣA族。

  發現 1871年Д.И.門捷列夫根據新排出的週期表預言瞭鍺的存在和性質。1886年德國化學傢C.溫克勒爾從一種硫銀鍺礦中分離出鍺,為紀念他的祖國,命名為germanium。

  存在 鍺約占地殼重量的7×10-4%。大量的鍺以分散狀態存在於各種金屬的矽酸鹽礦和硫化物礦中,以及各種類型的煤中。在矽酸鹽中通常以Ge4+取代 Si4+而存在;在鋅、銅、鉛和鐵的硫化物礦中,常作為雜質元素存在,含量在10-1%~10-3%之間,其中含鍺量最高的是低溫閃鋅礦,含量在0.01%~0.1%。含鍺量較高的礦物有硫銀鍺礦(4Ag2GeS2)、鍺石(CuS·FeS·GeS2)、硫銅鐵鍺砷礦(Cu、Fe、Ge、As)xSy、黑硫銀錫礦(4Ag2SnS2)、輝銀鉛銻鍺礦(Pb、Ag、Ge、Sb)xSy。鍺在各類煤中的含量約在0.001%~0.01%之間,灰分越少的煤含鍺越高,但無煙煤幾乎不含鍺。

  物理性質 鍺為銀灰色晶體,有金剛石晶格;熔點937.4°C,沸點2830°C,密度5.35克/厘米3(20°C),莫氏硬度6~6.5。在室溫下,晶態鍺質脆,可塑性很小,加工性能似石英和玻璃;有明顯的非金屬性質;當液態鍺凝固時,體積膨脹5%。超純單晶鍺(見彩圖)是一種半導體。

鍺單晶生長

  化學性質 鍺的電子構型為(Ar)3d104s24p2,氧化態為+2,+4。在室溫下,單質鍺與氧、水不起作用;加熱到700°C以上時,鍺與氧反應,生成二氧化鍺GeO2。如果沒有氧化劑存在,鍺與100°C的水也不反應。在加熱下,鍺能與鹵素或硫反應生成鹵化物 GeX4(X為氟、氯、溴、碘)或硫化物GeS2(或GeS)。鍺能溶於熱的濃硫酸,生成硫酸鍺Ge(SO4)2;與硝酸反應,生成溶解度不大的二氧化鍺水合物xGeO2·yH2O。鍺易溶於硝酸和氫氟酸的混合酸,生成氟鍺酸 H2GeF6。在空氣存在下,鍺易溶於熔融的苛性鈉(或鉀),生成鍺酸鈉(或鉀)Na2GeO3(或K2GeO3)。在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氧化劑存在下,鍺能溶解在堿性溶液中,生成鍺酸鹽。

  制法 鍺主要以硫化物礦石、煤和高溫冶金所得中間產物或廢渣為原料來生產。有時也利用含鍺原料的工廠副產物、煉焦工業的氨水或煤灰、煙灰來回收鍺。這些原料所提供的鍺通常為二氧化鍺,用鹽酸處理並蒸餾可得四氯化鍺,重蒸餾並加以水解得二氧化鍺。重復以上過程直至得到較純的二氧化鍺。然後,在540°C(或650°C) 時用氫或裂解氨還原二氧化鍺,得金屬鍺粉末。將溫度提高到1100°C,鍺粉熔化,註入模中得鍺錠。用區域熔煉法能將鍺提純,通過重復區域熔煉能使鍺達到高純。

  應用 高純單晶鍺是制造晶體管和二極管元件的半導體材料。鍺的電子遷移率和空穴遷移率比矽大,適用於超高速轉換開關電路。

  摻鎵的單晶鍺可用於制造低溫溫度計和輻射熱測量計。摻汞和摻銅的單晶鍺都可用於制造紅外探測器和非本征光傳導裝置。某些鍺裝置如鍺-鋰漂移探測器可把放射性衰變能變成電能。原子級清潔的鍺表面可用作煤的氫化、化學鍍鎳、某些石油提煉和聚酯樹脂生產等的催化劑。蓄電池使用含少量鍺的硫酸,可降低發熱量和減少內耗電量。鍺單晶分析器可用於 X射線儀。鍺膜可用於高反射度、耐腐蝕的反射器。銅-鍺和鉑-鍺熱電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