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化學傢。1905年2月15日生於江蘇省江陰縣,1989年2月20日卒於北京。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同年考取公費留德。1933年獲德國德累斯頓頓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和大連大學教授、化學工程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感光化學研究所顧問,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1955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張大煜專長物理化學,長期開展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研究,為中國在這方面工作的開創者之一。早年從事膠體和表面化學的研究。在中國天然石油尚未開發的情況下,組織瞭發展中國人造石油的研究工作;在大慶油田開發之後,又組織瞭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和高能燃料方面的研究工作。還在色譜、激光和化學工程方面,組織開展瞭不少研究工作。1960年提出表面鍵理論的見解,1964年以表面鍵理論為指導,研制成用於合成氨凈化流程的三種催化劑,超過國外同類催化劑的水平。發表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