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鏈中含有-CH═CH-雙鍵的一種線型結構(見線型高分子)聚酯樹脂,能與烯類單體,如苯乙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等混合後,在引發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於常溫下聚合成不溶、不熔產物。不飽和聚酯的英文縮寫為UP。

  聚合 最早的工業產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典型產品是由1,2-丙二醇、順丁烯二酸酐和鄰苯二甲酸酐縮聚先得到不飽和聚酯,再加入苯乙烯單體(使單體含量為18%~40%),,在引發劑作用下,苯乙烯與不飽和聚酯中的雙鍵發生共聚交聯反應,從原來的可流動的粘稠液體變為不溶、不熔熱固性樹脂。由於交聯程度過高時樹脂會變脆,在合成中常加入飽和的二元酸來控制交聯程度。也可用己二酸代替鄰苯二甲酸酐,可得韌性較好的制品。不飽和二元酸也可用反丁烯二酸、衣康酸等。二元醇最常用的是1,2-丙二醇,有時也用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等。但用乙二醇時,制得的不飽和聚酯與苯乙烯的混溶性能很差,因此要與其他的二元醇混合使用,以降低聚酯的結晶性,改進其與苯乙烯的混溶性。共聚單體也可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得耐候性較好的聚酯制品。

  具體過程是將1,2-丙二醇、順丁烯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三者以1.1:0.67:0.33的摩爾比混合,在氮或二氧化碳的氣氛中,於150~200℃ 進行縮合聚合十幾小時,直到生成低酸值的聚酯(分子量為1000~2500)。冷卻至90℃左右,用含有對苯二酚阻聚劑(占樹脂總量的0.01%)的苯乙烯稀釋,其用量以摩爾計為不飽和酸的1.5~2.0倍。在室溫下可貯存數月到一年以上。

  固化 有室溫固化和熱固化兩種:①室溫固化,向上述制得的不飽和聚酯溶液中分別加入引發劑(例如過氧化苯甲酰、環己酮過氧化物等)和促進劑(如N,N-二甲基苯胺、鈷鹽),使聚酯液在室溫下先形成凝膠,再進行固化。②熱固化,可以隻加過氧化苯甲酰引發劑,加熱至100℃左右而固化。無論是室溫固化還是熱固化,其反應都是首先由引發劑分解產生的初級自由基引發苯乙烯聚合,形成低聚體的活性自由基,然後再連接到不飽和聚酯主鏈上的雙鍵上,進行共聚交聯反應。此外,也可用紫外線、電子束、γ射線等輻照固化。

  應用 主要是制作玻璃鋼制品,用於造船、建築材料、運輸器材、化工設備等。非增強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主要用於塗料、裝飾鑄塑件、電器鑄塑、聚酯膩子和膠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