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鍔

  中國地理學傢。1913年9月8日生於浙江省鄞縣(今寧波市)。1934年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1936年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攻讀地貌學,獲博士學位。1939年回國,任職於浙江大學史地系,繼任復旦大學史地系主任、中央大學教授。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兼南京地理研究所所長,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地質科聯海洋地質委員會委員。從30年代起,致力於地理學研究,介紹歐美新地理學思想,提倡建設地理學。50年代後,致力於地貌學、海洋沉積動力學和喀斯特的研究。主要專著有《建設地理新論》(1946)、《中國自然地理綱要》(1979、1985)、《巖溶學概論》(與劉振中合著,1983)和《中國海岸及近岸帶的現代沉積作用》(英文,1985)。代表性論文有《從矛盾觀點論中國自然區劃的若幹理論問題》(1963)、《中國巖溶發育規律的若幹問題》(1979)、《北京周口店洞穴發育及其與古人類生活的關系》(1981)以及《風暴潮對淤泥質海岸的影響》(1983)等。1986年6月英國皇傢地理學會授予他該會最高榮譽獎章──維多利亞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