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與各種影響因素相聯繫的人口現象在地域上的特徵,對一國一地區進行的區域劃分。各國人口地理學的研究很少涉及“人口區劃”這一命題。然而這項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受到中國人口地理學者的重視,使之成為幾乎是中國人口地理學研究所特有的項目。這不僅因為中國幅員廣大,地理環境複雜,通過區劃有助於瞭解全國人口的空間分佈特點,而且更重要的是國傢要求按一定的人口目標,對人口發展實行分區規劃,人口區劃是人口區域發展規劃的基礎。

  人口區劃的基基本依據是:①人口數量和密度、人口變動、人口構成等現狀特點的相對一致性。②自然基礎、經濟水平、民族特征以及人口發展歷史等影響人口狀況的基本因素特點的相對一致性。③人口基本問題與改善途徑的相對一致性。④為便於利用統計資料和應用區劃成果,保持區域行政界線的完整性。

  劃分人口區域的目的不同,采用的指標也不同。另外,由於影響人口地域特征的因素很多,區劃往往不是依靠單一指標,而是選定一組指標,形成指標體系。例如,為計劃生育分類指導的需要而作的區劃,要選擇反映影響總和生育率高低的若幹指標,以及反映人口承載能力與現有人口數量的關系的一些指標,共同構成指標體系。

  人口區劃可以根據地區范圍具有不同層級。在確定不同層級劃分標準的基礎上,可以從所研究范圍的最高一級區劃開始,逐級劃分。中國的全國一級區劃反映的人口現象及其相關因素,對國傢在全國范圍內考慮人口宏觀調控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二、三級人口區劃能比較確切地反映不同地區人口現象的某些具體特征和癥結,是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的可靠依據。

  人口區劃研究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在理論和方法上,特別是在區劃指標的選定和指標體系的龔立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