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時間內人口在一定地區範圍的空間分佈狀況。人口分佈存在兩種表現形式:一是靜態分佈,指某一時點人口在一定空間的集聚狀況;二是動態分佈,指某一時段人口在一定空間的集聚狀況,即人口遷移和定居的過程。人口靜態分佈是人口動態分佈的結果,人口動態分佈則是一定時期內人口靜態分佈變化的過程,必須通過比較該時期的起點和終點的人口靜態分佈才能顯示出來。人口分佈是人口地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通常用人口密度作為衡量人口分佈的主要指標。1987年7月11日,全世界人口已達50億,但但分佈極不平衡。有些地區人口多、分佈密,如中國東南部、日本、印度河中下遊、爪哇島、西歐及尼羅河下遊等;有些地區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中西部、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南美洲中部等地區則人口少,分佈稀疏。世界人口分佈不均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不同自然條件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各地區歷史發展和社會經濟條件不同造成的。

  人口分佈概況 ①亞洲。有人定居的各大洲中,亞洲人口最多。1986年全洲人口29.76億(包括蘇聯在亞洲的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22%。其中,包括中國的東南部、日本、朝鮮半島、中南半島各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印度半島各國的亞洲東南部面積為1275萬平方公裡,約占全亞洲面積的28.65%,但人口卻有27.24億,占亞洲總人口的91.53%;而亞洲西北部面積占全亞洲面積的71.35%,人口隻有2.52億,僅占全亞洲總人口的8.47%。亞洲東南部受海洋氣候和季風影響,高溫多雨,農業集約化程度和產量較高,而且亞洲東部海運方便、工業發達、大都市和大港口較多,因此人口稠密。亞洲西北部則大多屬幹旱半幹旱地區,高緯地區屬寒溫帶針葉林、凍原乃至極地荒漠帶。亞洲國傢中,中國人口10.7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傢;印度人口7.85億,僅次於中國;印度尼西亞人口居世界第5位。日本面積僅37.7萬平方公裡,人口卻達1.22億,人口平均密度達每平方公裡322人。日本的高密度的人口靠發達的經濟支持。孟加拉國人口1.04億,面積14.27萬平方公裡,人口平均密度高達每平方公裡729人。而孟加拉國經濟以農業為主,靠農業維持這樣高的人口密度,是全世界所少有的。

  ②歐洲。全洲普遍受海洋氣候影響,並且沒有象亞洲那樣的大高原、荒漠。1986年歐洲總人口為4.93億(不包括蘇聯的亞洲部分),占世界總人口的10%,而歐洲面積約616萬平方公裡,占世界陸地面積的4.2%,人口平均密度約為每平方公裡80人,是各洲中人口平均密度最高的。歐洲各部分人口分佈也是不同的。歐洲北部人口比較稀少,如挪威、瑞典、芬蘭3國總面積達111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750萬,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裡僅15.68人;而西歐英、法、比、荷、聯邦德國5國,總面積111.4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871億,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裡為168人。

  ③美洲。1986年北美洲共有人口2.67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5.39%;拉丁美洲共有人口4.19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8.48%。美國人口2.41億,居世界第4位,僅次於中國、印度、蘇聯。但美國面積936.3萬平方公裡,人口平均密度僅每平方公裡25.74人。美國以西經100°為界,把全國分為東西兩部,西部除太平洋沿岸人口較多外,其餘部分山地較多,氣候又比較幹燥,人口平均密度在每平方公裡5人以下,東部平原寬廣,降水量也比較充足,工農業都很發達,聚居著全國80%以上的人口。加拿大陸地面積略大於中國陸地面積,全國人口僅2560萬,大多居住在南部邊境地區。拉丁美洲人口多聚居於東北沿海與東南沿海,西岸人口較少,內陸更少。

  ④非洲。1986年人口總數5.8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1.79%。全洲人口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裡僅19.30人。非洲各部分的人口分佈也極不平衡。全洲僅西北沿地中海岸、西部沿幾內亞灣和東南部印度洋沿岸一帶,人口分佈較密。埃及面積100萬平方公裡,幾乎全部位於非洲幹旱地區內,全國5050萬人口中有97%居住在尼羅河兩岸僅占全國面積3%的土地上。非洲的撒哈拉荒漠地區以及熱帶雨林地區人口更為稀少。

  ⑤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占世界陸地面積的6%,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0.5%,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洲。其中澳大利亞面積768.2萬平方公裡,1986年人口1580萬。全境中部和西部大多為荒漠,除有水源的個別地區外,荒無人煙;東南部近海一帶鄉村人口平均密度僅每平方公裡5人左右。城市人口占澳大利亞人口的86%,比美國、加拿大的城市人口比重還高,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沿海。

  到1986年底為止,世界人口在1億以上的國傢共有9個,分別為:中國10.7億,印度7.85億,蘇聯2.84億,美國2.41億,印度尼西亞1.68億,巴西1.43億,日本1.22億,孟加拉1.04億,巴基斯坦1.02億。

  人口分佈趨勢 現代世界人口增長十分迅速。據統計,世界人口平均每年增長17‰,估計到2000年,將達60億以上。其中發展中國傢人口1986年占全世界人口的76.53%,而且增長速度高於發達國傢。因此,控制人口增長,使國傢和地區的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已成為當務之急。

  人口分佈的另一趨勢是向城市集中。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傢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72%。墨西哥城、聖保羅、東京、紐約、倫敦、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均在千萬以上。日本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美國占十分之七以上。預計以後的城市人口的增加速度發展中國傢將比發達國傢高。

  世界上很多人口學傢主張協調人口與資源的供需比例,確定適度人口,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適度人口的確定取決於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與文化科技水平等多種條件。適度的人口和人口的合理分佈將隨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