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冕洞的早期名稱,意為神秘(mystery)的區域。長期的地磁研究和電離層探測記錄到的磁擾可分兩類:一類是偶發性的,另一類是重現性的。重現性磁擾呈現出27天週期,和太陽赤道附近的自轉週期大致相符。這說明與日面上的大黑子群等光學活動似乎沒有對應關係。人們推測這種重現性磁擾發源於太陽上某些固定的特殊區域,1932年,巴特爾斯把這些假想區域定名為M區。多年來,人們努力探索M區的奧秘,但沒有取得滿意的結果。近十餘年來空間觀測才證實M區就是冕洞。原來,太陽的外層大大氣不斷向行星際空間發出太陽風。觀測表明,以27天周期重現的磁擾和高速太陽風有密切的對應關系。1950年,瑞士天文學傢瓦爾德邁爾首先從地面上觀測到冕洞,1967年以後的空間觀測證實瞭冕洞的存在,而高速太陽風源就是冕洞。1976年,希利等人分析瞭1973~1976年間冕洞和磁擾的資料,證明二者之間有密切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