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時期內人口在地區之間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變動。人口遷移的形式為移民。對一個地區來說,人口遷移是人口變動的第三個變數,對於人口分佈、人口密度有重要影響。研究人口遷移有助於經濟、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人文地理學的研究。

  人類自出現以來,不斷從起源地向外擴散。但歷史上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常常與伴隨侵略的民族遷徙相結合,例如8世紀阿拉伯人橫跨中東和北非;13世紀蒙古人進入中亞和俄羅斯、東歐等地,均產生瞭大量移民。近代從地理大發現開開始人口遷移的規模更大。反映人口遷移變動的程度一般用人口遷移率。人口遷移率的一般公式為:

計算時常以1年為期。遷移率高低取決於遷移人數與人口總數之比。遷移人數可指遷入、遷出、總遷移、凈遷移人數,相應可計算這4個不同的遷移率指標,如:

人口遷移按范圍大小一般可分為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兩類。

  人口的國際遷移 指一定數量的人口從一國遷往另一國的活動。近代主要的人口國際遷移有:①歐洲各國向新大陸移民。從16世紀起,歐洲人作為殖民者開始遷居美洲、大洋洲和南部非洲。在1830年以前的歐洲海外移民還隻有275萬,1835~1935年間則多至7500萬。如英國、德國、法國等西歐以及北歐、東歐的移民進入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新西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遷入中美和南美,荷蘭人、英國人進入南非等等。②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被販運輸入美洲。人數估計在1400萬到1500萬之間,其中來自幾內亞灣以北的西非人被運往北美和西印度群島,來自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國的人被運往巴西和其他葡屬殖民地。③印度人向海外的遷移。主要是19世紀印度人作為契約勞工被送往南非以及亞洲的斯裡蘭卡、馬來亞的種植園裡,印度人移民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區的人口較少。據估計移居海外的印度人有1500萬。④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遷移。中國向東南亞移民主要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大批華人從廣東、福建遷往新加坡、泰國、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當時稱為華僑,今天他們大部分已成為所在國傢的公民。還有一部分華人橫渡太平洋移往美國和加拿大。日本人向海外移民分為向東到美國、巴西等地和向西到朝鮮、中國的東北和華北,後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多已回國。

  20世紀的國際移民往往與一些國傢的成立或分立有關。例如猶太人於1948年成立瞭以色列國後,居住在波蘭、羅馬尼亞和蘇聯以及其他國傢的猶太人陸續遷入以色列,而且有更多的猶太人從伊拉克和北非移入。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國決定,居住在新規定的德國疆界以外的德國人,一律遷回德國,因此有1550萬德國人遷到聯邦德國和西柏林,還有一部分則遷往奧地利。1947~194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後,雙方交換遷移的人口到1957年共超過1700萬。60年代和70年代西歐、北歐諸國經濟有較大的發展,吸引地中海周圍的意大利、南斯拉夫、希臘、阿爾及利亞等國人口移入。僅1975年即有600萬工人遷往北歐和西歐,其中三分之一被聯邦德國、法國和瑞士所吸收。同樣,科威特等海灣石油國傢也吸收瞭印度、巴基斯坦的移民。由於國際國內局勢動蕩不安,迫使很多難民逃離本國。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難民約150~250萬。1975年越南當局驅趕華僑,並迫使大批越南人逃離本土,前往東南亞各國和北美洲、歐洲。據估計,全世界共有難民約1300萬。

  人口的國內遷移 國內遷移一般比國際遷移更加普遍和頻繁,基本上可分為地區間遷移和城鄉間遷移兩類。

  ①地區間遷移。19世紀俄羅斯帝國即開始向西伯利亞移民,稱西伯利亞大遷移,自從1892~1897年西伯利亞大鐵路修成後,曾經每年有10萬人移居西伯利亞。據估計從1885年到1914年有440萬俄羅斯人越過烏拉爾山定居在亞洲的領土上。十月革命後,蘇聯一直有組織地移民開發西伯利亞。美國19世紀開始從東部向中、西部開拓,形成巨大的移民浪潮。近年美國人口向西遷移趨勢是從東北部和中北部的“寒冷地帶”向西海岸和南部的“陽光地帶”移民。中國19世紀開始的移民遷入東北地區規模也很大,移民一般來自河北和山東,使東北人口由1897年的700多萬,到1933年增至2910萬。1949年以後,中國也向東北、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進行瞭有組織的移民。(圖1)

圖1 16~20世紀世界人口大遷移示意圖

  ②城鄉間遷移。即人口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出現許多大都會和中、小城市。雖然古代已有鄉村人口移入城市,形成大城市的現象,但城市人口的增長是緩慢的。19世紀開始,城市的工業、商業、金融業中心以及交通樞紐的職能產生瞭對大量勞動力的需求,城市從鄉村吸收大批移民,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鄉村往城市的人口遷移,造成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甚至形成大城市集群區。不過,在1975年以後不少發達國傢大城市的人口增長已出現停滯,人口從市中心流至郊區或遷至周圍的衛星城鎮。與此同時,中等城市迅速增加,而且這種趨勢還在繼續。目前發達國傢的國內遷移偏重於城市之間的移民,而發展中國傢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的規模仍很大。

  研究簡況 1889年英國的E.G.拉文斯廷根據英國的國內移民分析人口遷移與人口規模、人口密度以及距離之間的關系,概述瞭人口遷移的過程及其規律。1940年美國社會學傢G.K.齊普夫提出:兩地之間的移民數與兩地人口數成正比,而與兩地間最短交通線的距離成反比。1966年,E.S.李提出影響人口遷移的4個空間方面的因素;①與移民源地有關的因素;②與移民目的地有關的因素。③移民必須克服的兩地之間的障礙;④個人因素。60年代以來,有些學者從人類行為模式的角度來探討人口遷移的本質。他們認為人口遷移既有社會經濟的內容,也有感應和行為方面的內容,這一空間行為包括移動的潛在意識、推動的力量、遷移的意向和抉擇,以及信息的收集等,可作為行為地理的一個組成部分。美國地理學傢W.齊林斯基1971年則把人口遷移與現代化聯系起來,闡述瞭人口遷移轉折的理論,即隨著現代化發展,早期開拓式的人口遷移逐步讓位於城鄉間的人口遷移,最終城市間的人口遷移將取代開拓式的或城鄉間的人口遷移。即社會越現代化,區際聯系越緊密;城市經濟越發達,城市之間的人口移動越頻繁(圖2)。

圖2 現代化不同階段的人口遷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