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地區各種地表形態的總稱。荒漠是指氣候乾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貧乏,以及物理風化劇烈、風力作用強勁的現象,其蒸發量超過降水量數倍至數十倍。

  荒漠分佈 一是分佈在南北緯15°~35°之間的副熱帶,是由高氣壓帶引起的乾旱荒漠;一是分佈在北緯35°~50°之間的溫帶、暖溫帶,為大陸內部的乾旱荒漠。〔見彩圖〕

沙漠海市蜃樓(阿爾及利亞)

塔克拉瑪幹沙漠區風蘑菇(中國)

撒哈拉沙漠(非洲)

利馬海岸沙漠(秘魯)

\ n

甘肅鳴沙山,流沙堆積而成,沙崩時有如雷鳴聲而得名(中國)

卡拉哈迪沙漠(非洲)

\ n

南克羅斯沙漠尖塔巖(澳大利亞)

新疆烏爾禾風蝕城堡(中國)

  副熱帶荒漠 在副熱帶高壓帶下沉氣流控制下,由空氣極端幹燥形成。主要包括北半球的撒哈拉荒漠、阿拉伯荒漠、塔爾荒漠及墨西哥荒漠;南半球主要有南非的卡拉哈迪-納米佈荒漠、澳大利亞中西部荒漠及南美的阿塔卡馬荒漠。

  溫帶荒漠 包括蘇聯的卡拉庫姆、克孜爾庫姆,蒙古大戈壁,美國西部大荒漠以及中國西北荒漠。它們是由於地形閉塞、距海遙遠,海洋氣流不能伸入,使這些地區終年極其幹燥而成,因而又稱地形荒漠。(見幹旱區地理)

  地貌作用 荒漠地區主要有4種地貌作用,即風化作用、重力作用、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

  風化作用 荒漠地區的風化作用有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兩種。產生物理風化的主要原因,是該區晝夜溫度的劇烈變化,如中國新疆北部氣溫日較差達35~50℃。由於巖石導熱率很小,白天溫度增高時,巖石表層比內部熱,產生膨脹,但受到內部聯結力的反抗作用,因而產生與表面平行的細微裂縫;晚上,巖石表層要比內部冷卻得快,發生收縮,在收縮過程中受內部的阻撓,於是產生垂直於巖石表面的纖毛狀裂縫。這樣,巖石表面佈滿著相互交錯的裂縫網,產生鱗片狀剝落。巖石表面的剝裂,使巖石變小、變細。另一種情況下也發生物理風化作用,即含鹽巖石在夜間從空氣中吸收瞭部分水分而順著毛細管滲入巖石內部,白天在烈日的烘烤下,水分又沿毛細管上升、蒸發而結成鹽類晶體,撐脹巖石裂隙致使巖石崩裂。

  由於空氣極端幹燥,化學風化較為微弱。礦化水將巖石溶化為鹽質粉末與溶鹽沉積在巖石表面,形成暗紅色至黑色的礦物薄膜,即荒漠巖漆,又稱荒漠漆、沙漠漆。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氧化錳和二氧化矽。風磨蝕掉較軟的鹽類,並把巖漆磨出光澤。巖漆形成的速度因地而異,通常需2000年左右。

  重力作用 強勁的物理風化作用使荒漠地區產生豐富的碎屑物質,在坡度較大的地方(如懸崖或陡壁)便發生重力引起的崩落,在坡或陡壁下平坦地面上形成碎屑堆積。如在中國新疆克裡雅河上遊的昆侖山地段風化的石塊在重力作用下向坡下滾動,常發出轟隆聲,堆積在坡腳及其附近。

  流水作用 盡管荒漠區多位於無水外泄的內陸區,河流很少,但流水在荒漠地貌形成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動力。該區的驟然暴雨常形成力量巨大的洪流,它不僅沖刷山坡,使山坡更加陡峻,而且它攜帶風化物,在山口或山間盆地堆積起來,形成由洪積物組成的沖積錐、洪積扇乃至洪積平原。臨時性暴雨的侵蝕還使地表破碎不堪,形成劣地景觀。在荒漠地區漫流作用突出,該區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雨總量的三分之一或更多,地表來不及滲透,便形成漫流。

  風力作用 在荒漠地區風是地貌塑造的最重要營力,具體表現為風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堆積作用。(見風力作用)

  地貌類型 根據成因和形態有以下一些類型:

  島狀山、剝蝕平原及剝蝕臺地 荒漠區的風化作用及洪流沖積,使山坡上不斷產生大量碎屑物質並被帶到低處沉積,使山坡不斷後退,形成山麓剝蝕面,其上殘留的一些由堅硬巖石形成的孤立高地形,稱為島狀山。如果地殼長期穩定,山麓剝蝕面擴大聯合便成為剝蝕平原。如山地發生間歇性抬升,山麓剝蝕面被升到不同的高度,形成山麓階梯。荒漠地區還分佈有平臺狀的地形,稱為剝蝕臺地。有的臺地是第四紀初期剝蝕面的殘餘,有的則是新構造運動抬升所形成的,它由基巖組成,上覆風化作用形成的碎石。幹燥剝蝕作用還使丘坡佈滿切溝、沖溝,地面切割破碎,形成峁狀丘陵。中國弱水以西的北山戈壁是幹燥剝蝕平原,其上殘存島狀山。這種幹燥剝蝕平原是幹旱氣候帶地貌發育到成熟階段的標志,猶如準平原是濕潤氣候帶地貌發育成熟的產物一樣。(見侵蝕輪回學說、山坡平行後退理論)

  幹荒盆和幹淺盆 它們均是荒漠區內的低窪地形,位於該區的最低部分。發生洪水時,它們被淹沒時成為幹荒湖。幹淺盆通常比幹荒盆小,但成因類似。大型幹荒盆起源於地殼運動,如美國內華達州、伊朗、智利等地的大型幹荒盆是斷塊沉陷盆地或地塹,北非、澳大利亞的一些大型幹荒盆則由區域性凹陷、斷陷和褶皺作用形成。第四紀氣候變化也是大型幹荒盆形成的一個原因,在與冰期相當的雨期,降水量增大,氣溫涼,因而在現今的幹旱地帶形成雨期湖,湖水以後幹涸或蒸發,成為幹荒盆。如美國的大鹽湖是邦納維爾湖(雨期湖)的殘餘。風力對幹淺盆的形成也有很大作用,它可以吹蝕出原始的凹地,並決定和改變盆地的外形。

  洪積扇和洪積平原 荒漠地帶山麓常分佈著一系列的單個的沖積錐、洪積扇。它們擴大相連,形成洪積平原。洪積扇形成後,山體不斷抬升,山前平原相對下降,在已經形成的洪積扇上,往往有新洪積扇形成,而且部分地覆蓋在老洪積扇上,形成壘疊式洪積扇。如上升的規模、幅度都比較大,老洪積扇的下方形成新洪積扇,形成串珠狀洪積扇。

  龜裂土平原 指該區地勢低凹處的淤泥粘土地面,並被裂隙網分成多邊形塊體。最大的龜裂地發育在山前洪積平原的邊緣。這些地方在稀有的但是相當大的暴雨時,停積著含有大量懸浮粘土顆粒的水,粘土顆粒繼而發生沉淀、壓緊,然後在幹涸時龜裂,從而導致龜裂地的形成。

  鹽土平原 波狀起伏的鹽殼平原,是鹽沼在幹旱氣候條件下蒸發幹裂而形成的,大部分為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等組成。在風力強盛的地區,風的吹蝕常形成風蝕鹽土丘及窪地。有些鹽土表面覆蓋著整片的結晶鹽層。鹽層在結晶力的作用下被裂縫分割成多邊形塊體。多邊形體在晶體繼續增長的影響下擴大,邊緣向上彎曲,然後各鹽層互相堆積起來,最終形成交錯的難於通行的小地貌──鹽礁。內陸盆地中的一些湖泊長期蒸發,含鹽成分的湖水不斷濃縮,鹽度增大,成為鹽湖;當湖中鹽水達到飽和狀態後,即沉淀成為巖鹽。

  風蝕平原 見風蝕地貌。

  風積平原 見風積地貌。

  地貌景觀 根據荒漠地貌的特征和組成地表物質,可將荒漠分成巖漠、礫漠、沙漠、泥漠和鹽漠5種類型。幹燥剝蝕作用形成的地貌常成為巖漠,如島狀山、撒哈拉荒漠中的“哈馬達”(hamada)。洪積扇、洪積平原因其地面常由砂礫、礫石組成,成為礫漠,又稱戈壁(圖1),

圖1 中國新疆鄯善以西大戈壁

圖2 中國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如撒哈拉荒漠中的“爾格”(erg)。風力堆積地貌常形成沙漠(圖2)。龜裂土平原和鹽土平原分別形成瞭泥漠和鹽漠。風蝕地貌因地表組成差異而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觀。荒漠地區從山地到山前平原地貌景觀呈有規律地組合分佈,山前帶為剝蝕巖漠,向平原方向或盆地中部依次為洪積扇、洪積平原礫漠帶,幹鹽湖或鹽湖鹽漠帶,風積沙漠帶。

  

參考書目

 朱震達等:《中國沙漠概論》,科學出版社,北京,1980。

 R.U.Cooke,A.Warren,Geomorphology in Deserts,B.T.Batsford Ltd.,London,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