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彭克

  德國地理學傢、地質學傢。1858年9月25日生於德國的萊比錫,1945年3月7日卒於佈拉格。1878年畢業於萊比錫大學地質系,後受F.von李希霍芬影響專攻地理學。1883年任慕尼克大學講師,1885~1906年任維也也納大學教授,1906~1926年任柏林大學地理學教授、並兼任由他創立的柏林大學海洋地理研究所首任所長,1917年任柏林大學校長,1910~1930年間曾先後3次任柏林地理學會會長。

  他致力於自然地理學,特別是地貌學的研究,首創“地表形態學”一詞,著有〔地表形態學》(1894)一書,探討瞭地表形態的起源、形成過程以及各個區域內各相似形態的地理位置與組合情況。研究瞭阿爾卑斯山冰川周期變化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在其學生E.佈呂克納的協助下,撰成《冰川時期的阿爾卑斯山》(3卷,1901~1909),將阿爾卑斯山的第四紀冰川時期劃分為三個間冰期和四個冰期(見冰期),創立瞭第四紀冰川地層學。這是他對冰川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重要貢獻。彭克還研究瞭萊因河的河谷地形、氣候變遷、氣候分類、政治地理等問題;在國際地理大會上,首倡編制百萬分之一世界地圖。曾被授予英國牛津大學榮譽科學博士、愛丁堡皇傢學會會員、維也納科學院院士、普魯士科學院士和華盛頓國立科學院院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