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景觀的生物組成成分與非生物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綜合研究景觀的內部功能、空間組織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又稱地生態學。是地理學與生態學的交叉學科。它是景觀開發利用、自然保護和資源管理的理論基礎,廣泛應用於資源開發與管理,以及農業規劃、城市規劃和國土規劃等各類規劃中。

  研究簡況 德國C.特羅爾在1939年提出景觀生態學這個術語。隨著工業化帶來的資源、環境等問題日趨嚴重,景觀生態態學逐漸受到重視。1981年在荷蘭召開第一次國際景觀生態學討論會,會後出版瞭《景觀生態學的前景》論文集。這次會議導致國際景觀生態學會(IALE)的成立。1984年以色列 Z.納沃和美國 A.S.利伯曼出版《景觀生態學:理論和應用》,探討瞭景觀生態學的發展、基本理論和應用方法等。1986年美國R.T.T.福曼和法國M.戈德龍出版《景觀生態學》一書,對景觀生態學進行瞭較全面的研究。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傢都成立瞭景觀生態學研究機構。

  內容 景觀生態學研究內容主要有:①通過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在地球表層的轉換,研究景觀中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地理圈各圈層之間相互影響形成的空間結構、內部功能及它們的相互關系;②景觀生態類型的劃分,景觀生態診斷;③景觀動態仿真和建立景觀生態模型;④景觀生態學在各類規劃中的應用。

  

參考書目

 Zev Naveh,A.S.Lieberman,Landscape Ecology:Theory and Application,Springer-Verlag,New York,1984.

 R.T.T.Forman,M.Godron,Landscape Ecology,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