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國意義專業化的地域生產統一體。它是在商品經濟發展到生產日益社會化、區域化的條件下,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表現形式。經濟區是經濟地理學研究的基本內容之一。

  研究簡況 蘇聯經濟地理學傢十分重視對經濟區的研究,從20世紀20年代蘇聯著手進行經濟區劃時開始,Н.Н.巴蘭斯基和Н.Н.科洛索夫斯基等即對經濟區的性質、結構類型、具體劃分方法以及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關係進行瞭探討,以後Э..Б.阿拉耶夫和Т.М.卡拉什尼科娃等做瞭經濟區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模型研究。美國和歐洲一些經濟地理學傢也進行瞭這方面研究。從50年代開始,中國也進行瞭一系列經濟區劃分工作。

  經濟區性質 社會勞動地域分工的發展變化是經濟區形成和演變的客觀基礎。經濟區是由多種經濟要素組成的地域生產統一體,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生產力的發展會引起經濟區內部結構和外部經濟聯系的變化,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也將導致經濟區性質的變革。就基本屬性而言,經濟區是屬於社會經濟范疇。各種社會形態下的經濟區雖都具有地區經濟專業化和地區經濟統一性以及廣泛的區際經濟聯系等共同特點,但它們的內容和結構是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傢的經濟區是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而彼此激烈競爭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地域生產統一體。地區經濟聯系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進行。社會主義國傢的經濟區是在國傢統一計劃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是具有全國專業化意義的地域生產綜合體。

  經濟區的專業化生產部門是全區經濟的主體,反映地區經濟的主要特征,也反映一個經濟區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經濟區的專業化部門所生產的產品銷往其他地區,彼此互為市場,構成區際聯系的主要內容。每個經濟區都有自己的經濟中心。這個經濟中心往往是由一個大的綜合性城市或一組城市所組成,起到中心地的作用(見中心地學說)。它的發展對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通過生產協作、物質和技術的交流等多種渠道,經濟中心對周圍地區產生一種經濟上的輻射力和吸引力。經濟中心往往是全區的交通運輸樞紐。區內綜合運輸網分佈的特點影響經濟區的地域范圍和邊界的劃分。

  經濟區類型 根據經濟區的結構和職能特點,可分為部門經濟區和綜合經濟區兩種類型。

  ①部門經濟區。劃分部門經濟區的主要目的是為國民經濟部門的合理佈局提供科學依據。為瞭使每一個經濟部門盡可能在對它有利的地區發展,根據其特有的勞動地域分工規律,結合各地區的具體條件進行部門經濟區的劃分,如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等。每一種部門經濟區還可以分綜合部門經濟區和單項部門經濟區,例如綜合農業區包括農、林、牧、副、漁全部農業生產部門,畜牧區、林業區、糧食作物區、油料作物區等則屬於單項農業區。

  ②綜合經濟區。即通稱的經濟區。劃分目的是為瞭因地制宜地發展國民經濟。根據中國的國情,經濟區的分級系統一般分為基層經濟區、省級經濟區、基本經濟區或大經濟區三級。基層經濟區是經濟區體系中最低一級,范圍較小,經濟結構比較單純,大多是由地方的經濟中心同它周圍有密切經濟聯系的地區所組成。省級經濟區與行政區劃的省、自治區不一致,它們是進行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的地域單元。

  基本經濟區或大經濟區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的最高一級經濟區,如中國的基本經濟區通常包括若幹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經濟協作區是綜合經濟區的一種類型,地域范圍大小不一。它是毗鄰地區進行經濟協作的組織形式。1958年中國曾將全國劃分為7個經濟協作區。1961年又將華中區與華南區合並成中南區,形成6大經濟協作區:東北經濟協作區(遼寧、吉林、黑龍江)、華北經濟協作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華東經濟協作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中南經濟協作區(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南經濟協作區(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北經濟協作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六大經濟協作區是省、市、自治區的聯合,在組織經濟協作方面起過一定的作用,但經濟管理體制是以縱向為主的集權制,橫向經濟聯合很難開展。1966年以後六大區相繼撤銷。1978年以來形成的一系列經濟協作區則采取地區之間橫向經濟聯合的形式,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從地域范圍可以分為3個層次:由省、市、自治區聯合而成的經濟協作區;由跨省市的毗鄰地區聯合而成的經濟協作區;由省內地、市、縣組成的經濟協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