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工業、農業、商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社會經濟現象的分佈、狀態和相互關係以及變化規律的專題地圖。

  發展簡況 反映人類生產活動的原始經濟地圖起源很早。隨著地理學和地圖學等學科的發展,經濟地圖的內容、形式和編制方法都有很大變化,尤其是在19世紀末經濟地理學形成以後,經濟地圖發展很快。20世紀30年代蘇聯編制出版的《世界大地圖集》,其中第2卷包括大量的經濟地圖,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瞭瞭蘇聯工業、礦產、電力、農業及交通運輸等經濟發展情況,在資料完備、編印技術、學術水平方面都很突出。其他一些國傢也出版瞭包括有一定數量經濟地圖的世界地圖集,如英國、德國、美國等。60年代以來,有些國傢還專門出版瞭經濟地圖集,如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在中國,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金陵大學J.L.卜凱教授編制的《中國土地利用圖》圖集,是中國最早的農業經濟統計地圖集。40年代,中國地理研究所編制出版的《四川省經濟地圖集》,則是中國第一本省區級經濟地圖集,內容比較詳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傢和省區地圖集中大多數包括有一定數量的經濟概況圖,部分省區還單獨出版瞭經濟或農業等專題的地圖集。近20年來,由於電子計算機和遙感技術的使用和發展,為編制經濟地圖提供瞭更為方便、準確的工具和更多的信息,進一步促進瞭經濟地圖的發展。

  類別 按地圖內容可分為綜合經濟地圖和部門經濟地圖兩類。①綜合經濟地圖。反映制圖區域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結構和發展水平綜合情況,把工業、農業、能源、交通運輸等多種要素有機地聯系起來,又稱經濟地理圖。②部門經濟地圖是反映制圖區域某一種生產部門的情況,還可以分為基本經濟部門地圖和專業部門經濟地圖。前者如工業地圖、農業地圖、能源地圖、交通運輸地圖和商業地圖等。後者如輕工業地圖、重工業地圖,甚至更具體的鋼鐵工業地圖或紡織工業地圖等。此外,土地利用圖從廣義來說,全面反映地面覆蓋的情況,包括工業用地、農業用地、礦業用地、交通運輸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因此可以說是綜合經濟地圖的一種;從狹義來說,可以著重反映農業用地狀況,或者著重反映城市用地狀況,所以也可以屬部門經濟地圖。

  編制原則 ①突出地圖主題,使編制目的明確。例如在選擇底圖要素時,要舍棄與主題無關的要素。②資料的完整性和精確性。由於行政范圍的變化,經濟資料往往不夠完整,需要將資料訂正,使之與圖上的行政范圍吻合。同時,經濟地圖一般都是反映同一時期的經濟現象,所用的經濟資料必須是同一時期的。另外,選擇資料的時期盡可能具有代表性,從而能更好地反映經濟現象的特征。③指標的統一性。編制經濟地圖所采用的經濟指標應當完全統一,才有可比性。不能在一幅圖上某些地方用產量指標,另一些地方用產值指標。此外,指標的比較值量應當相同。例如牲畜分佈圖,必須把大小牲畜換算成標準頭數才能進行比較。在確定分類、分級的數量指標時,還要考慮能夠客觀反映經濟現象的規律。④地理位置的準確性。對於某些有準確地理位置的經濟現象,應當保持它準確的地理位置(如工業地圖)。對於某些沒有準確的地理位置的概括性的經濟現象,也要保持它所在地域的(如所在行政區)地理位置的相對準確。⑤內容與形式的一致性。不同類型的經濟地圖的表示方法,要選擇最適合內容的符號來表示,使之能明確反映經濟現象。

  表示方法 編制經濟地圖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下列8種:①符號法:用各種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圖形表示點狀分佈的經濟現象,具有明顯的地理性。它是經濟地圖基本表示方法之一。符號的顏色和形狀可以表示經濟現象質的差別,符號的大小可表示經濟現象量的差別,符號內部的劃分可以表示經濟現象的結構,符號的位置可表示經濟現象的具體分佈。這種方法適於表示工業、城市人口、交通樞紐等地理現象的分佈。②范圍法:用顏色、線條、圖形等勾繪某一經濟現象在地圖上的分佈范圍。這是表示一定分佈面積的經濟現象的簡便常用方法,一般適用於表示礦產的區域實際分佈現象。③底色法:用不同顏色把全部制圖范圍劃分為若幹個不同的區域,這些區域隻表示經濟現象的性質差別,又稱區域法。一般適用於表示經濟區劃、土地利用等區域現象。④點法:圖上繪出的每一個點都有固定點值,將經濟現象的數值按點值折算為點數,根據點數疏密和范圍反映經濟現象的分佈和數量。它是表示經濟現象大面積分佈的常用方法,一般適用於表示人口分佈、作物佈局等。⑤等值線法:把圖上擁有相同經濟指標的地點連接成線,以表明制圖區內各地生產發展水平的差異。編制經濟地圖所用的等值線法與地形圖的等高線、海洋地圖的等深線、氣候圖的等溫線和等雨量線、等壓線的方法相似,但由於經濟現象在分佈上往往是不連續的,隻能利用相對數值制圖。它適用於編制人口密度、墾殖指數等圖幅。⑥動線法:用各種有指向的窄帶、或帶箭頭的線條來表示經濟現象在區間移動的情況,也就是表示經濟現象地理位置變更的路線、方向、方法和速度。它適用於表示商業貿易、運輸路線等。⑦分級統計圖法:表示一種經濟現象的相對數量指標在大面積范圍內分佈的狀況。一般適用於表示按人口平均占有的糧食或按勞力負擔的耕地。⑧圖形統計法:利用一定行政區域范圍內的統計資料,以面積不同的圖形表示經濟現象的絕對數值。它與分級統計圖法一樣,都是以行政區為基本單位,不能表示行政區內經濟現象的差異性。適用於表示各種物產增長、變化等現象。以上8種表示方法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幾種配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