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地理景觀的空間結構、區域分異、組成要素及其相互聯繫的專題地圖,簡稱景觀圖。它於20世紀初在蘇聯首先出現。代表作有А.Г.伊薩琴科領導編制的俄羅斯平原和蘇聯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的景觀圖。8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騰沖遙感試驗組用航空遙感技術編制瞭騰沖自然景觀圖(1:10萬,1981)等。

  大比例尺景觀圖(大於1:10萬),可以表示相和限區,它對縣以下單位制訂農業技術措施,如土地規劃和管理、合理排灌和農業用地的合理利用、土壤壤改良等均具有重要實踐意義。中比例尺景觀圖(1:10萬~1:100萬),以表示限區為主。小比例尺景觀圖(小於1:100萬),隻表示景觀。中、小比例尺景觀圖是制博省(區)和全國性農業規劃和自然區劃的重要依據。

  景觀地圖的圖型主要有組合圖型和合成圖型。組合圖型是同時把各種不同地理要素表示在一幅圖上。合成圖型所表示的是地理綜合體本身,即在不同比例尺的景觀圖上可以表示出不同等級的地理綜合體,實際上就是景觀類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