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耀斑的閃光相階段從爆發區發出的一種波,是莫爾頓在1960年最先發現的,因而得名。又稱耀斑波。它以每秒1,000公裡左右的速度,在一個角度約為90°的扇形內傳播,可達60萬公裡的遠處而速度不減。莫爾頓波的存在有許多證據。最直接的證據是用單色光觀測色球可以看到快速運動的波前。在Hα線心波前是明亮的。在Hα紅翼(Hα+0.5埃)先行波前是暗的的,寬約3萬公裡,後隨的波前是一個較寬的亮擾動。在Hα紫翼(Hα-0.5埃)先行波前是薄而亮的,後隨的波前是寬而暗的。兩翼的先行波前在時間和位置上完全一致。這種現象可以用先行波前處的色球的針狀物(日芒)受迫向下運動,然後慢慢回到原先的位置來解釋。莫爾頓波存在的另一個重要證據是在波經過的地方,原先離耀斑很遠的穩定的暗條在波到達時突然從Hα線心中消失,而在Hα線的紅翼出現,接著又在紫翼出現,來回振蕩3~4次。此外,在波經過的地方出現逐漸變亮的短壽命的小亮點,以及一個活動區的耀斑激發遠離它的另一個活動區的耀斑爆發等,也是莫爾頓波存在的光學證據。

  莫爾頓波與耀斑物質的快速噴發有關,與耀斑的米波Ⅱ型太陽射電爆發也有密切關系。對莫爾頓波的產生和傳播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種強的激波。莫爾頓波在色球層中傳播有很大的耗散,其速度離波源越遠而越小。莫爾頓波可能是日冕中傳播的一種磁流體力學波在色球層所激起的波擾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