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高緯度地區的大範圍冷空氣迅速向中低緯度地區移動、擴散的現象。北半球和南半球都有發生,其中以亞洲東部和北美洲東部最為明顯。

  1957年中國中央氣象局規定,受冷空氣影響,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達到5℃以下,為發佈寒潮警報的標準。1973年,中央氣象臺將這一標準補充修改為: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北地區48小時內降溫10℃以上,長江中下遊(春、秋季為江淮地區)最低氣溫降至4℃以下,陸上有3個大區吹5級以上大風,渤渤海、黃海、東海先後出現7級以上大風。在1980年出版的《寒潮年鑒》中,則以日平均氣溫的過程總降溫>10℃和溫度負距平的絕對值>5℃,或者過程總降溫≥7℃和溫度負距平的絕對值>3℃為標準。達不到上述標準,根據降溫程度,分別稱強冷空氣活動或冷空氣活動。影響較大部分地區的定為全國性寒潮,隻影響部分地區的定為區域性寒潮。

  寒潮是大尺度的大氣運動現象。在低層大氣中,它表現為冷性高壓系統在高緯度發展加強,然後迅速向低緯度移動,最後入海逐漸變性消失的過程。冷高壓的強弱標志著冷空氣的強弱,冷高壓移動的方向大致反映寒潮的路徑。

  寒潮主要由西方、西北方、北方和東北方侵入中國。其中,來自西北方路徑的寒潮次數較多,冷空氣勢力一般較強,其源地可追溯到新地島以西的北冰洋上。北方路徑的寒潮一般從新地島以東的地區向南經西伯利亞、蒙古人民共和國進入中國,其勢力也較強。西方路徑的寒潮大致沿北緯45°線向東移,首先到達中國新疆,其勢力一般較以上兩條路徑為弱。東北方路徑的寒潮來自鄂霍次克海和西伯利亞東部,次數較少,通常隻影響中國東北和華北北部。影響中國的寒潮出現在秋、冬、春三季,平均每年有5~6次,最早在9月,最晚在翌年5月,多數在11月至翌年4月。寒潮次數年際變化較大,有的年份多達10次,而有的年份隻有2次。

  寒潮帶來低溫、霜凍、大風、風沙、暴風雪等惡劣天氣,常造成災害。在北方常造成沙暴。初秋的寒潮易引起早霜凍,晚春的寒潮又能引起晚霜凍,使農作物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