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洋環境、海洋資源和航海地理為主要內容的地圖集。

  發展簡史 早期的海洋地圖集是以航海圖為主要內容,如荷蘭《航海明鑒》(1584)、英國《英國領航員》(1671)、俄國《頓河、亞速海、黑海圖集》(1673、1674)等。20世紀以來,出現瞭海洋水文圖集。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國際性海洋科學考察的發展,海洋觀測方法日趨完善,資料積累日益豐富,以及對海洋資源開發的需要,出現瞭海海洋綜合性圖集。如蘇聯《海圖集》(3卷,1950、1953、1958、1963),第1卷是航海圖、第2卷是海洋自然地理圖,第3卷分上下兩冊為海戰史圖。

  特點 ①海洋地圖集在內容上海洋水文占有較多篇幅;②在方法上較多地用動線、矢符表示動態,用多幅圖和剖面圖表示垂直變化,用等值線表示連續的水平變化;③在航海圖上用水深註記表示海底地形;④大多數圖幅采用墨卡托投影(即正軸等角圓柱投影)。

  類型 根據內容主要可分為二類:①綜合性海洋圖集,如蘇聯的《海洋圖集》(第1卷,1974;第2卷,1977;第3卷,1980),是以世界海洋水文、氣象為主的綜合性圖集;英國《不列顛諸島周圍海區圖集》(1981),是以海洋資源開發為目的的區域性綜合圖集。②專題性海洋圖集,如以國際印度洋考察(1959~1965)成果為主要資料編繪成的《國際印度洋地質和地球物理圖集》,是以地質和地球物理為主要內容的區域性專題海洋圖集。還有航海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