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紀義大利科學傢伽利略的重要著作。1624年伽利略開始寫作,1632年出版,歷時八年。書中總結瞭他的一系列科學發現,為哥白尼學說提供許多新的論據;批判瞭亞裡斯多德-托勒密(一譯托勒玫)的地心體系,打擊瞭教會的思想統治。因此,伽利略在1633年2月被迫抱病去羅馬受審。同年這部書被羅馬教廷宣佈為禁書。全書由四天的對話組成。參加對話的共三人:伽利略的化身、他的朋友和一個亞裡斯多德觀點的支持者。在第一天的對話中,伽利略利用1572年和1604年的超新星以及太陽陽黑子的產生和消失等現象,批判“天地不變”和“天地之間有根本區別”的經院哲學觀點。第二天他用力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慣性定律、自由落體定律、力的合成定律、單擺、相對性原理等)論證地球的自轉。第三天分析行星的運動,論證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當時認為太陽系就是宇宙)。不過,伽利略仍認為行星軌道是圓形,而沒有接受開普勒提出的關於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的定律。第四天討論潮汐問題。除最後一天外,其餘三天中伽利略的主要論點都為後來科學發展所證明。中譯本於197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