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抽樣檢查,是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產品(樣本)進行檢驗,據以判斷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統計方法和理論。它與全面檢驗不同之處,在於後者需對整批產品逐個進行檢驗,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揀出來,而抽樣檢驗則根據樣本中的產品的檢驗結果來推斷整批產品的品質。如果推斷結果認為該批產品符合預先規定的合格標準,就予以接收;否則就拒收。所以,經過抽樣檢驗認為合格的一批產品中,還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採用抽樣檢驗可以顯著地節省工作量。在破壞性試驗(如檢驗產品的壽命)以及散裝產品((如礦產品、糧食)和連續產品(如棉佈、電線)等檢驗中,也都隻能采用抽樣檢驗。抽樣檢驗是統計質量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

  抽樣檢驗方案及其特性 抽樣檢驗方案(簡稱抽樣方案)是一套規則,依據它去決定如何抽樣(一次抽或分幾次抽、抽多少),並根據抽出產品檢驗的結果決定接收或拒收該批產品。在確定瞭一個抽樣方案後,可以計算具有指定質量指標(例如批不合格品率p)的一批產品被接收的概率,接收概率L(p)是p的函數,稱為抽查特性函數,簡稱OC函數,其圖形稱為抽查特性曲線(OC曲線),如圖1所示。

  在實際問題中,常要求設計一個抽樣方案,使它具有所需要的抽查特性。例如,若以批不合格品率p為質量水平,根據生產方的生產水平和使用方對產品的要求,可以確定兩個質量水平p0p1(p0p1),而要求所設計的抽樣方案有如下性質:當pp0時,以高概率(大於或等於1-α)接收整批產品;而當pp1時僅以低概率(小於或等於β)接收整批產品。通常稱α為生產方風險,β為使用方風險;p0為生產方風險質量,p1為使用方風險質量。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據其他形式的要求來設計抽樣方案。例如,挑選型抽樣方案中要求經檢驗後的平均質量水平(稱為平均檢出質量)達到一定的數值。

  抽樣方案的分類 按指標性質可分為計數抽樣方案與計量抽樣方案兩類。前者對每個產品隻區分為合格或不合格,然後根據樣本中不合格品的數目,按預先規定的判斷規則決定接收還是拒收該批產品。這種方案比較容易實施,使用較廣泛。計量抽樣方案則需要測定樣本中每個產品的一個或多個定量指標(如尺寸、重量、強度及壽命等),據此計算適當的統計量的值,再按預先規定的判斷規則來決定是否接收這批產品。它對檢驗員及檢驗設備要求較高,計算也較復雜,使用不如計數方案廣泛。但是計量抽樣方案可以較多地利用樣本提供的信息,故為達到同樣的檢驗效果,所需的樣品個數比計數抽樣方案一般要少。

  按抽取樣本的方式,抽樣方案又可分為一次、二次、多次及序貫抽樣方案。若事先指定一個正整數n,從批中抽出n個產品進行檢驗,稱之為一次抽樣方案。一次計數抽樣方案中,接收或拒收整批產品,取決於樣本中的不合格品數x,若x不大於事先指定的с(с也稱為接收數),則接收整批產品,否則拒收。這種一次計數抽樣方案可用兩個參數(n,с)來描述,其實施程序如圖2。

k次抽樣方案是:指定正整數 n 1,從批中抽出 n 1個產品進行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終止抽樣(作出接收或拒收的結論)或繼續抽取 n 2個產品,其中 n 2可以事先指定也可與已抽出產品的檢驗結果有關。再根據這兩次 n 1+ n 2個產品檢驗的結果,決定終止抽樣或者繼續抽樣;依此類推,最多進行 k次就必須作出是否接收的決定。例如,有一種道奇-羅米格方案是二次計數抽樣方案,可用四個參數( n 1n 2,с 1,с 2)來描述。第一次抽樣取 n 1個產品,若其中不合格品數 x 1不大於с 1或大於с 21<с 2),則終止抽樣,並分別作出接收或拒收該批之結論;с 1x 1≤с 2,則再抽出 n 2個產品,若這 n 1+ n 2個產品中的不合格品總數 x 2不大於с 2,則接收該批產品,否則拒收,如圖3 所示。序貫抽樣方案相當於 k次抽樣方案在 k 的情形,即可能的抽樣次數事先不加任何限制。

  A.瓦爾德的序貫概率比檢驗(見序貫分析)是一個重要的例子。

  根據應用的場合不同,抽樣方案又有標準型、挑選型、調整型和連續型等區分。標準型抽樣方案適用於孤立的一批產品的檢驗。挑選型抽樣方案用於以下情況:對不合格的批可以進行全面檢驗,並以合格品替換所有檢出的不合格品後,再進行交付。調整型方案則要根據最近檢驗過的若幹批的質量變化,采取適當的調整措施,例如,在正常情況下采用一個正常的抽樣方案,當批質量明顯變劣或確有提高時,則分別換用一個加嚴或放寬的抽樣方案,等等。所以,調整型抽樣方案不是一個孤立的抽樣方案,而是用一組調整規則聯系起來的幾個抽樣方案的組合。

  抽樣方案的標準化 除瞭根據抽樣檢驗方法制定適用於各種特定情形的抽樣方案外,抽樣檢驗方法的標準化是一個重要的趨向。這就是制定各種類型的抽樣標準,其內容包括抽樣方案程序及圖表。生產方和使用方隻要商定出關於批質量的某個(或某些)特性值,根據抽樣檢驗標準(簡稱抽樣標準)即可得到所需的抽樣方案。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通過並頒佈的兩個國際標準:ISO2859-1974:《計數抽樣程序及表》和ISO3951-1981:《不合格品率的計量抽樣程序及圖表》。這兩個國際標準的藍本是美國軍用標準MIL-STD-105D和MIL- STD-414。其他國傢或直接采用這些標準,或在它們的基礎上修訂出本國的抽樣標準。中國也頒佈過幾個標準,如關於計數抽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2828-81》。此外,一些國傢還制定瞭適用於連續生產線上的抽樣檢驗的連續抽樣標準。

  近年來,從經濟角度來研究抽樣檢驗的問題也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向。比如,在制定抽樣方案時,考慮檢驗一個產品所需的費用,被檢驗批的某個質量參數(如不合格品率、單位產品的平均缺陷數等)的先驗分佈(見貝葉斯統計),接收不合格批所造成的損失,及拒收合格批所造成的影響等因素,從原則上導出一個使總費用(總檢驗費用與各項損失的總和)為最小的最佳抽樣方案,也即所謂的貝葉斯抽樣方案。A.霍爾德對最佳抽樣方案進行過一些研究,他的工作有一定的代表性。

  

參考書目

 H.F.Dodge,H.G.Romig,sampling Inspection tables,2nd ed.,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59.

 A.Hald,Statistical Theory of sampling Inspection by Attributes,Academic Press,London,1981.

 G.J.Lieberman and G.J.Resnikoff,Sampling Plans for Inspection by Variables,J AS A,Vol.50,pp.457~516,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