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在繁殖期間所建造的用於藏卵或雛鳥的結構,可使產下的卵聚集一起,促進孵化;也可以保溫以及保護親鳥及雛、卵等不受天敵的傷害。

  低等類群築巢簡陋,有的僅在地表挖一淺坑,不加任何巢材,如企鵝、鴕鳥、金眶鴴、白額燕鷗等。有的隻在土坑內敷少數乾草莖,如黃腳三趾鶉、灰頭麥雞、毛腿沙雞。雞形目、鶴形目和雁形目的地面巢比較複雜,它們利用草、葉、絨羽等柔軟物質,有的還能編織成盤狀巢。這些鳥類每窩產卵較多,卵的顏色有時與環境十分相似,雛鳥鳥大多早成,出殼後很快就獨立活動。

  一些水禽,如䴙䴘目、秧雞、董雞和骨頂雞,常彎折水面上的蘆葦、蒲草等編織成盤狀浮巢。

  一些猛禽和攀禽在樹洞或巖縫中築巢,如貓頭鷹和啄木鳥等,它們的卵多為純白色,雛鳥晚成性,孵卵期一般較長。

  大多數樹棲鳥類在樹杈間以枝條,草莖以及毛、羽等編成鳥巢,低等類群(如鴿形目)的巢最簡陋,僅為少數枝條拼搭而成的淺盤;鷺科、隼形目以及一些大型雀形目鳥類(如烏鴉)的巢以粗枝為主,混以泥土加固,內襯細枝、草莖、羽、毛等柔軟物質,構成盆狀巢。雛鳥均為晚成性。

  高等的雀形目鳥類善於編織精致的鳥巢,它們主要以細草莖、植物纖維等編成皿狀、球狀或長頸瓶狀巢,有的用蜘蛛絲等將苔蘚、獸毛等柔軟物質纏繞加固,編成富有彈性的氈狀巢。在中國,以編織精巧鳥巢著稱的鳥類例如黃胸織佈鳥和長尾縫葉鶯,前者用嘴將植物纖維如織佈穿梭般地結織成瓶狀巢,後者以植物纖維將大型葉片邊緣縫合成兜狀,再在兜內築巢。雀形目鳥類由於營巢巧妙而隱蔽,後代成活率高,每窩卵數較少,雛鳥晚成性。在鳥類進化的歷史中,雀形目鳥類向不同的生態環境中適應輻射,形成多種生活方式和築巢方式,可廣泛地在地面、樹洞、巖縫、水草、莖間、樹杈上以及人類建築物的窟窿裡築巢。

  “燕窩”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鳥巢,為金絲燕用唾液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