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自然學傢、古生物學傢、比較解剖學傢。1769年8月23日生於蒙貝利亞爾,1832年5月13日卒於巴黎。1784年畢業於斯圖加德的加羅林學院。曾進入巴黎植物園、法蘭西巴黎博物館、國立自然博物館工作。以後歷任中央大學、法蘭西學學院教授、教育委員會主席、巴黎大學校長、內務部副大臣等職。1796年當選為法國國傢科學院院士。1811年被封為男爵。1803年居維葉考察瞭巴黎盆地,對盆地的古代哺乳類化石以及古地理環境作瞭系統研究。隨後相繼發表瞭《比較解剖學講義》(1805)、《巴黎盆地附近的礦物志》(1808)、《巴黎盆地附近的地質》(1811)、《脊椎動物骨骼化石研究》(1812)、《論地球表面的突變》(1825)等著作。在這些論著中不僅查明瞭這個地區的地質發育史,再造瞭巴黎盆地白堊紀、第三紀地層層序及古地理環境,更提出瞭“生物肢體對比”和“生物器官相關律”,並指出器官構造同生活條件的關系,以及根據動物機體的某一部分便可以復原這一動物的觀點。這些觀點豐富瞭比較解剖學的理論,也為古生物學奠定瞭理論基礎。他在《論地球表面的突變》一書中指出,地層中不同生物化石種屬的滅絕,都是在一次次突然災變中造成的,災變後又重新創出新的生物種屬,並據此提出瞭全球突變理論。他的主要著作還有《動物界》(18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