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蚧科昆蟲的1種。在亞洲、美洲、大洋洲均有分佈。中國主要分佈於浙江、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在青海、陝西、河北、山東、遼寧等北方各省常見為害溫室木本植物。寄生植物全世界記載有35科64種。在中國主要為害柑橘、茉莉、蘇鐵、松、杉、木蓮、木蘭、鵝掌揪、茶樹、柿、桑、梨、枇杷、薔薇、冬青、水團花、雞仔木、粗葉木、山礬等植物,是中國常見害蟲之一。

  雌成蟲長卵形,產卵期背面顯著向上隆隆起,觸角6節。足小,脛節稍粗,跗節頂端變細,爪硬化,爪頂端稍彎曲,以致外形特殊。前、後胸氣門發達,氣門腺路由五孔腺組成,其中雜有三孔腺和四孔腺,腺體數量較多,特別是近氣門刺處更為豐富。氣門刺半球形,其中一刺最大,頂端稍尖,另外還有4~5根較大的刺,和一些小的半球形刺。在中足和後足基節附近常有1~2個多孔腺分佈,陰門周圍多孔腺成群分佈,三孔腺零星分佈在蟲體腹面,蟲體背面和體緣還具有圓錐形小刺。肛板近似三角形,肛門周圍的體壁高度硬化,雌成蟲蠟質覆蓋物形似赤豆,橢圓形,初為深玫瑰紅色,後來漸變為紅色。老熟成蟲體背中部向上高度隆起成半球形,頭頂稍尖,腹部鈍圓,4個氣門有4條白色蠟帶向上卷起,前2條白帶向前至頭部。介殼中央有一白色臍狀點。雄成蟲體暗紅色,頭部較圓,口器黑色。單眼6個,顏色較深。觸角10節。觸角和交尾器顏色均較淺,為淡黃色,前胸寬盾形,深紅色,中胸具1對白色半透明的翅,沿翅脈常有淡紫色帶狀紋,後胸棕色。足較發達,每節均具細毛,脛節長,跗節短,爪略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