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數學傢。1810年1月29日生於索拉烏(今波蘭紮雷),1893年5月14日卒於柏林。他1828年入哈雷大學,開始學習神學,後來又轉學數學。1831年獲博士學位,後在中學教書,一直到1842年成為佈雷斯勞大學教授。1855年繼繼P.G.L.狄利克雷任柏林大學教授,1861年在柏林大學建立第一個純粹數學討論班,同時在軍事學校授課。他曾任柏林大學校長(1868~1869),1883年退休。

  庫默爾早期研究超幾何級數,第一個計算單值群,晚期研究光學系統和彈道問題,發現著名的庫默爾曲面。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數論方面,特別是在試圖證明費馬大定理時引進瞭對代數數論發展有重要影響的“理想數”概念。1844年,庫默爾經狄利克雷指點,搞清瞭在一般代數數域中惟一因子分解定理不成立:例如在

( αb為整數)生成的域中, 在1845~1847年間,他引進瞭理想數概念,使在他研究的數域中,存在素理想數惟一因子分解定理。他利用理想數證明瞭費馬大定理在一些情況下是正確的。在庫默爾理想數的基礎上, J.W.R.戴德金發展瞭“理想論”,為現代代數數論和代數的發展開辟瞭道路。19世紀50年代,庫默爾隱含地發展瞭 p-進方法以及高斯和的工具來研究高次互反律;得出一組“補律”公式。

  他的主要論文收集在二卷《庫默爾全集》(1975)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