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觀測和天文研究機構。擁有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和測量計算裝置,用以觀測天體,分析資料,並利用觀測結果,編制各種星表和曆書,進行授時工作;計算人造衛星軌道;進而揭示宇宙奧秘,探索自然規律。

  天文臺的種類 天文臺按分工特性、設備狀況分為幾種類型:①光學天文臺:一般裝備有光學望遠鏡,從事方位天文學或天體物理學方面的觀測和研究工作。全世界現有光學天文臺360多個。②射電天文臺::射電望遠鏡在早期大多安裝在光學天文臺,由於射電望遠鏡對工作環境的要求與光學望遠鏡不同,不少國傢已單獨建立射電天文臺。現在全世界的射電天文臺大約有60多個。③空間天文臺:大氣外觀測的優越性在於克服地球大氣的障礙,有利於多波段(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觀測。美國先後發射瞭軌道太陽觀測臺(OSO)衛星、軌道天文臺(OAO)衛星和高能天文臺(HEAO)衛星等等。此外,蘇聯、西歐國傢、日本還發射不少衛星,用以探測行星和行星際物質。④教學天文臺:在十七世紀,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分別建立瞭小型天文臺。1839年美國哈佛大學建立天文臺,開展瞭重要觀測研究工作。至今,不少重要天文臺仍由大學管理。⑤大眾天文臺:常附設在天文館,一般裝備有小型光學望遠鏡,供觀眾觀測天象。

  天文臺的歷史 大約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建立的天文臺是現在已知的最古老的天文臺。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比倫也建立瞭天文臺。中國古代觀測天象的地方叫作靈臺。《詩經·大雅》說:“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可見至少在二千五百年以前,中國已有天文臺。古代天文臺既是天文觀測的基地,又是奉神占星的場所。

  著名天文學傢喜帕恰斯和托勒密使用儀器進行大量觀測,但這並不表明他們有固定的觀測基地。中世紀伊斯蘭學者烏魯伯格在中亞的撒馬爾罕,德國的G.米勒在紐倫堡,丹麥的第谷在哥本哈根附近的汶島,都建立自己的天文臺。這些天文臺是十五、十六世紀重要的天文臺。1609年發明天文望遠鏡以後,在歐洲陸續建立瞭一些天文臺。1667年法國建立巴黎天文臺,1675年英國建立格林威治天文臺。1888年美國利克天文臺裝備瞭口徑91厘米的折射望遠鏡,1897年美國葉凱士天文臺裝備瞭口徑1米的折射望遠鏡。這些天文臺當時主要從事天體測量和天體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表1 裝備有大型反射望遠鏡的若幹天文臺

表2 裝備有大型折射望遠鏡的六個天文臺

表3 裝備有大型施密特望遠鏡的若幹天文臺

表4 裝備有大型太陽望遠鏡的幾個天文臺

表5 幾個重要的緯度站

表6 重要的射電天文臺

  隨著天體物理學的迅速發展,不少天文臺都建造大口徑反射望遠鏡,並選擇觀測條件最佳的臺址。1908年,美國在威爾遜山天文臺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太陽塔;1948年在帕洛馬山天文臺建成口徑5米的反射望遠鏡。1975年,蘇聯在高加索的澤連丘克斯卡亞的專門天體物理臺建成口徑6米的反射望遠鏡。為瞭南天觀測的需要和選擇最佳天文寧靜度,二十世紀在智利、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建立瞭一些天文臺。近年,幾個國傢聯合建立大型天文臺的計劃正在實現,西歐六國已在智利建立歐洲南天天文臺。

  中國的天文臺 河南登封縣告成鎮的古天文臺遺跡登封觀星臺,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的天文臺之一。元代曾在這裡建立觀星臺和量天尺。中國另一古天文臺北京古觀象臺是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建立的司天臺遺址。

  1949年以前,中國隻有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和幾個觀測站。現在,除紫金山天文臺外,還有北京天文臺、陜西天文臺、雲南天文臺、臺北市立天文臺以及一些觀測站。上海的佘山、徐傢匯兩觀象臺合並為上海天文臺。幾所大學也建立有教學天文臺。北京天文館附設有大眾天文臺。(見彩圖)

登封觀星臺 在河南登封,建於元朝初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

渾儀 中國銅鑄天文儀器,公元1437年仿制,現陳列於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北京古觀象臺的部分銅鑄天文儀器

天體儀 公元1637年造,陳列於北京古觀象臺

小天體儀,清末制造,現陳列於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紫金山天文臺

北京天文臺興隆觀測站

興隆觀測站的中國制造60厘米反射望遠鏡

興隆觀測站60/90厘米施密特望遠鏡

興隆觀測站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

北京天文臺沙河觀測站的中國制造60厘米太陽望遠鏡

北京天文臺密雲觀測站的射電望遠鏡天線陣

北京天文臺天津緯度站的天頂儀

北京天文臺天津緯度站的中國制造照相天頂筒

北京天文臺的閃視比較儀

北京天文臺密雲觀測站的射電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 位於南京紫金山第三峰

紫金山天文臺的中國制造43/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射電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的60厘米反射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的中國制造光學跟蹤經緯儀

紫金山天文臺的色球望遠鏡

紫金山天文臺的太陽光譜觀測

紫金山天文臺的中國制造大型電子計算機

紫金山天文臺的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

上海天文臺的中國制造Ⅱ型光電等高儀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激光測距儀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一角

上海天文臺棱鏡等高儀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

上海天文臺銫原子鐘

上海天文臺世界時標準系統工作的部分設備

上海天文臺時頻發播控制臺

雲南天文臺1米反射望遠鏡

雲南天文臺太陽射電望遠鏡

雲南天文臺1米反射望遠鏡圓頂室

朝鮮慶州古觀星臺(建於七世紀) (美)天空和望遠鏡期刊

東京天文臺岡山天體物理觀測所圓頂室

東京天文臺木曾觀測所圓頂室

岡山天體物理觀測所188厘米反射望遠鏡

法國日中峰天文臺(海拔2862米) 拉魯斯出版社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溫德斯丹太陽天文臺(海拔1838米) 阿帕頓光學廠

智利托洛洛山美國美洲際天文臺4米反射望遠鏡 美國國土天文臺

智利托洛洛山美國美洲際天文臺全景 美國國土天文臺

美國麥克唐納天文臺

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

美國基特峰國立天文臺

美國麥克唐納天文臺2.7米反射望遠鏡

美國麥克唐納天文臺2.7米反射望遠鏡進行月球激光觀測

美國基特峰國立天文臺11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

美國海斯太克天文臺37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外罩

美國基特峰國立天文臺的太陽塔。

美國基特峰國立天文臺的定日鏡

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5米反射望遠鏡 美國海耳天文臺

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1.2米施密特望遠鏡 美國海耳天文臺

蘇聯專門天體物理天文臺6米反射望遠鏡 位於高加索澤連丘克斯卡亞 拉魯斯出版社

英國焦德雷爾班克76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鏡 英國新聞總署

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305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 (美)生活自然文庫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研究所100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

澳大利亞國立射電天文臺64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 (英)科學期刊

陜西天文臺原子鐘組

陜西天文臺Ⅰ型光電等高儀操作臺

陜西天文臺BPL長波授時臺發射機組

南京大學天文臺

南京大學的太陽塔

北京大學的射電望遠鏡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學天文臺

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學天文臺

北京天文館 人民畫報社

法國上普羅旺斯天文臺

蘇聯普爾科活天文臺

英國和澳大利亞合作的3.9米反射望遠鏡 澳大利亞新聞社

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5米反射望遠鏡的圓頂室 美國海耳天文臺

美國帕洛馬山天文臺5米反射望遠鏡的主鏡面和觀測籠架 美國海耳天文臺

美國葉凱士天文臺 美國葉凱士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