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葛蘭西

  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和領袖,馬克思主義理論傢。1891年1月23日出生於撒丁尼亞島一個小公務員傢庭。1911~1914年在都靈大學讀書時,就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13年加入義大利社會黨。1921年和P.陶裏亞蒂共同創建建意大利共產黨。1922~1923年任意共駐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代表。1924年任意共議員和意共總書記。1926年11月被法西斯分子逮捕流放,1928年被判刑,在獄中從事哲學和政治思想研究,寫出《獄中筆記》7卷。獄中的惡劣條件使他完全喪失健康,1937年獲釋出獄,數日後即逝世。

  葛蘭西的理論研究范圍廣泛,包括哲學、歷史、文學史、美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等方面。在哲學觀點上,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全面的、完整的世界觀,稱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實踐的一元論”,即把物質和精神、人和自然都統一在實踐之中的“實踐哲學”。他特別重視歷史唯物主義問題,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進步的推動者,指出意識形態的歷史就是人民群眾從自發性走向自覺性的歷史。在分析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系時,他強調知識分子的作用,指出使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達到一致是馬克思主義不同於資產階級哲學體系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探討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學說時,他提出在意識形態上和文化上掌握領導權的觀點,並通過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傢政權結構的分析,提出瞭西方革命不同於俄國革命的特點。

  葛蘭西的著作對於培養意大利的一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傢和歷史學傢起瞭重要作用,對意大利的工人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具有重要意義。